基于量子点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的可见光控制抗癌药物靶向释放的纳米载药体系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307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朱麟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林秋宁,刘涛,杨云龙,贾慧娟,吉维,范观水
关键词:
纳米载药纳米量子点光诱导电子转移光控药物释放
结项摘要

光具有非物理接触及时间、空间可控等特性,而成为当前纳米载药体系的非常独特、有效的控释手段。针对当前光控药物释放当中,被迫沿用紫外光(光毒性、低生物穿透)激发的现状,提出利用光诱导电子转移机制,实现可见光控制抗癌药物释放的纳米载药体系。本申请拟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以生物大分子(例如壳聚糖)修饰的非重金属类(例如CuInS2)长波长发射的纳米量子点作为光敏剂,以期降低载药体系的生物毒性并提高量子点在生物介质的稳定性。进一步在生物大分子上,通过共价键标记连有抗癌药物的吡啶鎓盐分子(光活性前药),及肿瘤靶向受体(例如转铁蛋白)的方式制备完整、稳定的具有靶向效应的可见光控纳米载药体系。期望该体系能通过纳米载体的EPR效应及主动靶向作用,选择性富集在肿瘤部位,并在癌细胞固有的电子给体(谷胱甘肽)存在下,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抗癌药物的释放,有效杀死病变组织,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

项目摘要

针对大部分当前光控药物释放体系被迫沿用紫外光(光毒性、低生物穿透)激发、靶向性差等现状,基于长波长可见光、双光子近红外光可激发的光扳机光剪切作用,成功构建了一系列优良的生物可适光控药物释放体系。通过纳米载体的EPR 效应、以及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或者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等机制,选择性、靶向地使载药体系富集在肿瘤部位,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和强度,控制抗癌药物的释放,有效杀死病变组织,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为癌症、皮肤及妇科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和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4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5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促进药物透皮的皮肤靶向立方液晶纳米凝胶载药体系研究

批准号:8100164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彭新生
学科分类:H3206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兼具ROS响应性药物序贯释放及肿瘤间质穿透能力的主动靶向双药纳米载药体系在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7292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徐华娥
学科分类:H1814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农药纳米载药体系对靶精准释放与剂量调控机制

批准号:3170182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琰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可光控释放的以卟啉为靶向载体的靶向抗癌前药的合成、光控药物释放、靶向抗癌活性及其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

批准号:2087203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林伟英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