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冷中子在微观科学研究和物质微观结构检测、国防和国民经济中有十分重要的用途。近20年来,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和日本都先后建造了超冷中子源来生产超冷中子并大量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本项目根据近年来国外采用固氘、固体重水、固氧和超流氦等作为超冷中子慢化剂的发展趋势,拟对这些慢化剂在低温下的密度、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等、以及中子吸收截面和散射截面等参数搜集和试验检测,以中国先进研究堆中子源为算例,建立中子慢化过程中超冷中子增益和核发热率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建立中子慢化剂传热和温度场计算的模型和程序。并通过与美国NIST给出的相关算例和结果进行比较,确认所编制程序和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另一方面,本项目通过计算分析、综合归纳等手段,构思研究最优结构的超冷中子慢化包和传热系统的结构,弄清超冷中子源研发过程的各种技术障碍和影响因素,探索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方法,为我国发展超冷中子源打好理论基础,并提供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高韧K65管线钢用埋弧焊丝的研发
冲击电压下方形谐振环频率选择超材料蒙皮的沿面放电长度影响因素研究
4PAM-FTN大气光传输系统在弱湍流信道中的误码性能
液态空气储能系统蓄冷工质筛选及其热物性研究
超冷原子-分子转化过程中的若干物理问题
超冷原子分子气体中量子散射过程的控制
超冷锶原子的制备及其精密光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