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过度的炎症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关键,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通过促进炎症而加重脑I/R损伤。脂氧素(LXs)是重要的促炎症消退介质,在代谢途径上与CysLTs同为花生四烯酸经5脂加氧酶的代谢产物,但对炎症的作用截然相反,且新近发现其能保护大鼠的缺血脑组织。钙池操纵的Ca2+通道(SOC)是细胞合成CysLTs的必要条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是CysLTs外排的关键途径,两者决定胞外CysLTs浓度。结合我们的前期工作观察到LXs对SOC和MRP的调节,本课题在以往单一研究CysLTs在脑I/R损伤中的作用基础上,着重研究LXs对CysLTs的调控及其机制,从神经元周围的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对其影响入手,分别采用细胞和整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拟系统阐述在脑I/R过程中,LXs是否通过调节CysLTs而发挥其保护作用,为脑I/R损伤的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新线索。
研究背景、研究结果及结论.(1)背景:脂氧素A4(LXA4)是抗炎和促炎症消退的重要介质,近来有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然而相关的机制知之甚少。基于5-脂氧酶(5-LOX)和白三烯(LTs)通常被认为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我们分别建立了大鼠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和大鼠大脑皮层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缺糖(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OGD)再给氧模型,从在体和离体模型两个水平,观察了LXA4对5-LOX和LTs的作用,以及其是否参与了LXA4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果:LXA4明显地降低了脑梗死体积、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减轻了脑水肿程度,并且LXA4受体(ALXR)拮抗剂Boc2部分阻断了LXA4的作用。研究也证实ALXR在大鼠大脑皮层及大鼠大脑皮层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均有表达。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缺糖再给氧均不能诱导总5-LOX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即使同时给予LXA4和/或Boc2处理,但是能诱导5-LOX的核转位。在以上在体和离体模型,LXA4能抑制5-LOX的核转位、LTB4和LTC4合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然而,在体和离体研究显示P38蛋白激酶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水平均未发生变化。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LXA4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其抗炎机制有关,该作用部分由ALXR介导,通过抑制ERK信号转导途径实现。.(2)背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是调控一系列抗氧化酶的转录因子,上调Nrf2的表达通常被认为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机体抗氧化应激的防御系统,同时Nrf2能诱导它们的表达及合成。结果:在大鼠MACO再灌注模型上,LXA4均能诱导Nrf2、HO-1和GSH的表达及合成;LXA4能诱导Nrf2的核转位;LXA4的以上作用均不能被其受体拮抗剂Boc2阻断;LXA4能诱导p62聚集可能是其激活Nrf2的机制。结论:LXA4上调Nrf2及下游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因子表达,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之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对脑损伤后期脑血管再生的调节和机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及其拮抗剂调节神经元损伤的机制
在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调节神经元自噬减轻损伤机制研究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对Aβ1-42诱导神经元损伤的调节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