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产生α-氨基自由基及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电子作为清洁的氧化还原剂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80114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陈建宾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领,吕士德,田丝雨,张攀,韩孝新
关键词:
电有机合成自由基氧化还原反应绿色化学α氨基自由基
结项摘要

α-amino radicals are a class of important active organic intermediates. Traditionally, the synthetic method suffers several disadvantages, such as: complex model substrates which need multiple steps to synthesize as well as time and energy wastes; the utilization of organotin and organosilicon hydride/AIBN as radical initiator as well as the protecting group leaving resulted in low atom economic and heav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cently, visible light catalyzed redox generating α-amino radicals was also developed. But the expensive photosensitizer limits its application on large industry scales. Electrochemistry as an independent discipline obtained tremendous advances. Importantly, electricity as the energy tool was utilized for the organic synthesis was reported from 20th century and demonstrated unique ability. The nature of redox reaction is electron transfer. Thus, in principle, electron can be treated as the surrogates of chemical redox reagents. Therefore, the avoiding emission of organic chemical wastes fundamentally will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project adopts new “polarity match” concept to deliver α-amino radical species via electrical hydrogen atom transfer (HA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ologically active pharmaceutical and natural products backbones. There are several advantages of this program, for instance, easy to setup and workup, environmental friendly, high atom economic as well as in line with green chemistry purpose.

α-氨基自由基是一类重要的活泼有机中间体。传统方法产生此类自由基存在诸多缺点,如模版底物复杂,需要多步合成,造成时间和能源的浪费;多数反应需要有机锡氢、硅氢/AIBN做引发剂;保护基团离去时,造成原子经济性低,有机废弃物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近年来,光催化氧化还原产生此类中间体已有发展,但光敏剂价格昂贵,限制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可能。电化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把电用于有机合成上世纪已有报道,并展现出特异的性能。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理论上,电极电子可直接用作氧化还原剂代替当量的化学氧化还原试剂。从根本上最大限度的减少化学废弃物的排放,极大的降低环境污染。本项目采取全新的“极性匹配”的概念,通过电催化氢原子转移的策略,实现不同于传统方法的电催化α-氨基自由基的产生;环境友好,原子经济性高,为生理活性的药物、天然产物的分子骨架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按照计划书在电催化有机合成领域开展研究。1)利用“推拉效应”和“离域作用”,实现了环境友好条件下电化学产生氮中心自由基(NCRs)。在氮中心自由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电极材料、电解质类型、反应溶剂等高选择性的实现脱氢C-N键vs N-N键偶联反应。成果被Angew.Chem.Int.Ed.遴选为VIP和正封面文章。基于对氮中心自由基的认识,设计了电化学脱氢C-N键氨化偶联反应,在环境友好条件下构筑咔唑骨架衍生物,反应可以放大到克级,并且可以用于具有生理活性生物碱Clausines的合成。基于上述课题中涉及电化学去芳构化的认识,受邀撰写了电催化条件下电子作为清洁的氧化还原剂替代传统的化学类氧化还原剂的综述,指出该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被Web of Science遴选为高被引文章。2)实现了温和条件下过渡金属Mn,Co电催化可控产生氯自由基参与的反应,方便的实现了烯烃双官能团化反应。3)针对富电子杂环,实现了电促进的无过渡金属条件下的直接C-H键溴化反应;同时针对缺电子的杂环,通过引入定位基团,同样实现了电促进的无过渡金属条件下的直接C-H键溴化反应,为潜在药物中间体构筑,提供了方便简单的新方法。基于对电化学促进的C-H键官能团化的认识,受邀撰写该方向的综述,提出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4)鉴于alpha-氨基自由基的高活性和极易过氧化的特性,具体涉及其参与的电有机合成反应研究正在我们课题组开展进行中,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要证实自由基机理而非离子性反应历程。截止目前,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包括化学类标志性期刊Angew.Chem.Int.Ed.1篇,且该工作被遴选为VIP文章和正封面文章,电催化产氢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 (IF=29.368)1 篇,高被引文章1篇,授权专利3件。署名参与发表SCI论文11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陈建宾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805140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11347185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联硼作为还原剂在含氟有机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批准号:2177204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宋秋玲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清洁氧化中的应用

批准号:20706027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桂建舟
学科分类:B08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单电子氧化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批准号:29472061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刘有成
学科分类:B0307
资助金额: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超声分散活性钾在氨基酸及有机中间体合成中的应用

批准号:29272050
批准年份:1992
负责人:施耀曾
学科分类:B0108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