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研制肝癌靶向性异氮杂茚自由基型纳米电子顺磁共振(EPR)成像自旋探针,研究探针的EPR性能与肝癌靶向机理。具体研究内容为:制备肝癌特异性标记物Glypican3单克隆抗体,利用生物素-亲和素结合放大效应,将肝癌靶向性Glypican3单克隆抗体基团和5-氨基-异氮杂茚氧化氮自由基与水溶性多羟基富勒烯C60耦联,形成肝癌靶向纳米电子顺磁共振成像自旋探针。并对探针进行结构表征,探讨其肝癌靶向性能与靶向机理,测试电子顺磁共振性能和成像性能、药物毒性和动物体内药物分布等;进一步研究探针与肝癌细胞的作用,揭示肝癌发生与发展规律,总结出靶向药物和纳米材料设计与合成具有指导性的规律,提高电子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早期肝癌发现和肝脏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水平。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EPRI)是一种对生物体内活性顺磁物质进行检测及多维成像分析的方法,有望广泛应用于人体全身多种疾病如肿瘤等的临床检测与诊断。目前所使用的EPRI诊断剂如稳定氮氧自由基如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5-羧酸-异氮杂茚氧化氮自由基(CTMIO)等,存在水溶性较差、使用剂量高、毒副作用大、在体内代谢速度快、利用率低、对肿瘤细胞缺乏选择性或靶向性、对肿瘤的成像效果较差等问题。.针对我国肝癌发病率高的特点,本项目已成功研制一系列新型稳定、低毒的肝癌靶向EPRI诊断剂,并探讨诊断剂的体外细胞毒性、氧化还原性、肿瘤靶向性、EPR等性能。主要研究内容为:(1)将肝癌靶向性Glypican3单克隆抗体(mAb-GPC3)与稳定5-甲醛基-异氮杂茚氧化氮自由基(FTMIO)偶联在水溶性富勒烯C60、C70纳米材料的表面,合成两类肝癌靶向富勒烯纳米诊断剂;(2)将FTMIO与富勒醇进行化学反应,再将5-(4-氨基苯基)-10,15,20-三磺酸钠苯基卟啉键连在富勒醇分子表面,从而研制了水溶性肿瘤靶向纳米EPRI诊断剂;(3)将肝癌靶向基团GPC3抗体、萘胺荧光小分子与稳定FTMIO分别偶联在水溶性富勒烯C60纳米材料的表面,合成肝癌靶向富勒烯纳米EPRI-荧光成像诊断剂;(4)将5,15,10-三(4''-氧乙酸基苯基)-20-(1',1',3',3'-四甲基-异氮杂茚-2'-氧化氮自由基)卟啉键接在肝癌靶向基团GPC3抗体分子中,从而合成双重肿瘤靶向EPRI诊断剂;(5)以FTMIO、5-苯基双吡咯和5-苯氧乙酸乙酯双吡咯为原料,通过改进的Alder法反应进行成环反应,合成一系列含异氮杂茚自由基卟啉化合物的肿瘤靶向EPRI诊断。并对这些诊断剂进行结构表征,探讨诊断剂的体外细胞毒性、氧化还原性、肿瘤靶向性、EPR等性能。.与小分子CTMIO相比,这些肝癌靶向诊断剂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毒性、氧化还原性、荧光特性、肿瘤靶向性与电子顺磁共振等性能,可用作体内肝癌的靶向电子顺磁共振成像诊断剂,有望获得较高的成像分辨率与灵敏度。肿瘤靶向诊断剂将是EPRI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发展方向。国内外对肝癌靶向EPRI诊断剂的研究较少,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肝癌靶向EPRI诊断剂,提高我国肝癌临床早期诊断水平,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正电子核素掺杂主动靶向性肿瘤纳米探针及活体成像
肿瘤靶向性卟啉-自由基电子顺磁共振成像诊断剂与靶向机理研究
新型双模态纳米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肝癌靶向成像及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金-金属氧化物功能纳米探针用于肝癌早期靶向诊治及可视化荧光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