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某些特殊的N,N-、N,S-缩烯酮参与的新型多组分反应的研究甚少,本课题从底物设计出发,利用邻氯芳基杂环烯酮缩胺和β-邻氯芳甲酰基硫代酰胺的独特结构、突出的反应性能和化学差异性,设计和发展新型多组分或domino反应构建新颖的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同时,以Ugi反应为模板,开发新型I-MCR,将Ugi反应和其它经典反应(如Ullmann反应、SNR反应)相结合,重点研究Ugi后修饰反应原料匹配性(尤其是设计一些较特殊的胺作为反应原料,如:氨基硫脲、肼基甲酸酯和硫脲等),解决原位生成的中间体的反应匹配性和相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体系并确认与之匹配的反应条件,建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该课题旨在解决在构建活性骨架杂(芳)环化合物的碳-碳(杂)键形成问题,方法灵活,富有变换,能显著提高键形成效率,为构建多种天然产物结构单元或活性骨架的杂环化合物提供方法学依据。
本课题利用β-氧代硫代酰胺、杂环烯酮缩胺和异腈独特的反应性能为主线,利用其突出的化学反应性能和差异性,设计了若干新型多组分或domino反应用以构建多种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开展了β-氧代硫代酰胺的新型多组分反应研究。利用KTA分子含有多个反应活性中心,系统研究了其3种成键方式和8种反应类型,建立了四氢吡啶、苯并噻喃并吡啶、咪唑并[1,2-a]吡啶、咪唑并[1,2-a]苯并噻喃并[3,2-e]吡啶、苯并吡喃、苯并吡喃并喹啉、噻吩、噻唑啉和二噻姻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2.利用杂环烯酮缩胺为合成子,设计了7种新型domino反应, 构建了苯并二氮杂萘、咪唑并[1,2-a]吡啶和苯并咪唑并[1,2-a]喹啉二酮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3.基于异腈的反应活性,设计了3种多组分的串联反应,快速构筑了吡咯并[1,2-a][1,10]菲啰啉、吡咯[1,2-f]菲啶等功能杂(芳)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实现了吡咯并[1,2-a][1,10]菲啰啉在可见光下肉眼识别铜离子。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多个新型多米诺反应的合成模式,为构建含多种天然产物结构单元或活性骨架的杂环化合物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格雷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芳基格氏试剂与 N-烯基酰胺的 N-芳基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
N,S-官能化烯烃的多反应性研究
N-杂环卡宾参与的若干有机反应
甲醛/氢气为甲基化剂的N-单甲/N,N-二甲基胺可控合成催化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