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顶核-下丘脑外侧区-自主神经通路介导穴位配伍效应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20274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余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徐斌,王欣君,傅淑平,任彬彬,曹新,于文静
关键词:
穴位配伍自主神经下丘脑外侧区顶核
结项摘要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 is the key fact of efficacy ,common used in the clinic.Our research is focus in the law of compatibility, which is not so clear,with its application confusing,expect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The path of fastigial nucleus lateral hypothalamic area and autonomic nerve(FN-LHA-AN.) is newly found in the regulation of gastrointestine function,may serving a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egrating of acupuncture in gastrointestine regulation.We hypothesis that FN-LHA-AN circuit mediate the effect of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 Different rodent anmimals ,inclunding rats, M2-/-M3-/- and β1-/-β2-/- mice, were applied to observe the different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he gastic motility manipulating in different acupoint(LI11,ST36,CV12,BL21)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location. And the method,such as vagotomy, splanchnic neurotomy,nuclei lesion ,extracellular recording,was applied,to clear the role of FN-LHA-AN circuit in the compatibility,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tional use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腧穴配伍是是针灸临床常用的重要原则,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但存在规律欠清晰,应用较混乱的现象,本项目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资料。小脑顶核-下丘脑外侧区-自主神经系统通路是新发现的参与胃肠功能调节的重要通路,可能在整合不同部位腧穴调节胃肠功能方面起重要的乃至决定性作用。本项目提出小脑顶核-下丘脑外侧区-自主神经通路介导穴位配伍效应的假说,通过观察电针正常大、小鼠、M2M3受体双敲除及β1β2受体双敲除小鼠的不同部位单穴(上肢"曲池"、下肢"足三里"、腹部"中脘"、背部"胃俞")及穴组(上述单穴组合)对胃运动影响的差异,总结其效应特征,并分别采用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内脏大神经切断术、核团毁损、记录核团放电等方法,以明确小脑顶核-下丘脑外侧区-自主神经通路在腧穴配伍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穴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课题利用正常大小鼠生理模型、不同自主神经激动剂、拮抗剂等工具药、自主神经受体基因敲除动物(M2M3受体敲除小鼠、β1β2基因敲除小鼠),研究了针刺不同部位(腹部、背部、上肢、下肢)单穴、穴组对胃/空肠运动的效应特征及其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发现:①不同部位单穴对胃肠运动的效应特征不同,具体表现为四肢部位腧穴对胃/空肠运动表现为兴奋;腹背部腧穴对胃/空肠运动表现为抑制;②不同部位的腧穴配伍后,其效应并没有增加,提示不同部位腧穴配伍可能存在拮抗效应;③不同部位单穴、穴组和胃扩张信号均可传入FN和LHA等核团并汇聚,说明不同单穴、穴组对上述核团的胃功能相关神经元均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组穴效应的效应量不优于单穴效应调节量,FN-LHA-自主神经通路很可能是针刺不同部位单穴及穴组对胃肠运动的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其中四肢部位腧穴通过迷走神经通路,而腹背部腧穴通过交感神经通路;④TRPV1蛋白很可能是针刺信号传入的关键调节蛋白,项目发表研究论文21项,获奖成果1项,这一结果首次从FN-LHA-自主神经通路明确了不同部位穴位调节胃运动的效应特征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对于充分认识针刺调节胃肠功能的配伍规律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有积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DOI:10.11834/jrs.20209060
发表时间:2020
2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DOI:10.6046/gtzyyg.2020.01.32
发表时间:2020
3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4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DOI:10.7538/yzk.2022.youxian.0213
发表时间:2022
5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人穷还是地穷?空间贫困陷阱的地统计学检验

DOI:10.11821/dlyj201810010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小脑顶核通过下丘脑核团介导参与细胞因子致卒中后抑郁发病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8124105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隋汝波
学科分类:H1003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和结节乳头核调控睡眠觉醒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07095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黄志力
学科分类:C0904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下丘脑弓状核-外侧隔核ghrelin神经通路探讨腹部推拿对摄食影响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50367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马菲
学科分类:H3119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下丘脑外侧区神经免疫调节相关信号研究

批准号:3054006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高扬
学科分类:C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