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剪联合冲击下聚合物临近界面的失效现象和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27231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95.00
负责人:唐志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晓军,廖香丽,郑航,李龙,刘永贵,宋卿争,张科,廖裕刚,王波
关键词:
压剪冲击聚合物临近界面剪切失效
结项摘要

The failure near the contact interfaces of polymers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shear impact is a new mode of adiabatic shear failure, which occurs only near the contact interface of polymers and forms an entire adiabatic shear layer. Its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rules are unclear yet. By combining the experimental study under combined compression and shear impact loading, the micro-observation of the recovery specimens at different evolution stages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try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failure layer formation, to disclose its evolution law and the micro-configuration features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 of the shear wave attenuation with the macro-loading conditions,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 micro and meso structural parameters. After all, people can take a step forward in understanding this phenomenon. The present project will combine the contact interface mechanics with the theory of adiabatic shear band, which can offer a new failure mechanism and criterion for the safe application of polymers and structures. Meanwhile, it can also provide new clues for the impact initiation of energetic polymers.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ill have an academic significa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mpact dynamics.

压剪联合冲击下聚合物临近接触界面的失效现象是一种新的绝热剪切失效模式,它只发生于聚合物的临近界面附近,并且形成整个绝热剪切层。目前对于其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尚不清楚。本项目试图通过压剪联合冲击实验,各阶段回收试样的显微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相结合,弄清该剪切失效层产生的物理机制,揭示其演化发展规律以及各阶段对应的细微观结构特征,建立剪切波衰减幅值与宏观加载参量、材料参数,以及细微观结构参量之间的关联,为人们认识这一现象向前跨进一步。本项目将接触界面力学和绝热剪切带理论交叉结合在一起,可望为聚合物材料和结构在动载下的安全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失效机制和准则,同时为含能聚合物冲击起爆机理提供新的线索,这对于冲击动力学的深入发展具有很好的学术意义。

项目摘要

压剪联合冲击下聚合物临近接触界面的剪切失效现象是一种新的绝热剪切失效模式,其形成机理和演化规律尚不清楚。在国家基金委资助下,本项目通过4年努力,全面完成了预定研究内容和目标。主要进展有:1,对多种聚合物进行的气炮平板压剪冲击实验和微观观测表明,近界面剪切波衰减现象对于聚合物是普遍存在的,其物理机制是近界面产生的绝热剪切带。帽状试件实验揭示出压剪冲击下剪切带的萌生演化过程以及和宏观参数的关系。2,导出了一维应变下理想弹塑性材料的耦合塑性波解,在应力空间表明传入样品的剪应力幅值不能高于剪切强度,在速度空间不能高于导出的横向粒子速度的上限,该上限不是恒值,一定范围内随纵向速度的增加而上升,超出部分将不能传入样品内部,从而明确了剪切衰减的力学原理(强度原理)。由于原理的普适性,推测这一现象可能存在于更广泛的材料。3,建立了可描述温度和应变率效应的半晶态聚合物的粘弹-粘塑流变本构模型,以及高温下聚合物熔体本构模型,并推广到三维张量形式,并建立起可描述固-液转变的三维本构模型。4,对具有三线性(弹性段,平台段和强化段)的材料,在广义雨贡扭基础上导出了压剪复合加载下的耦合相变冲击波的理论预测和解,并得到独立数值模拟的验证。5,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材料性质和样品表面粗糙度是近界面产生绝热剪切带从而引起剪切波衰减的主要物理机制,得到的剪切带位置,宽度和温升与实验观测基本相符。.本项目基本弄清了压剪联合冲击下聚合物近界面的剪切失效的机理和演化规律,并发展了压剪耦合冲击波理论,可望为聚合物和其它材料和结构在动载下的安全应用提供一种新的失效机制和设计准则,同时为含能聚合物冲击起爆机理提供新的线索,这对于冲击动力学的深入发展具有很好的学术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DOI:10.19701/j.jzjg.2015.15.012
发表时间:2015
2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4.015
发表时间:2019
3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高压工况对天然气滤芯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DOI:10.11949/0438-1157.20201260
发表时间:2021
4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5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DOI: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05024
发表时间:2022

唐志平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11072240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5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472114
批准年份:2004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176029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批准号:1977205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9372061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5.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072058
批准年份:2000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87219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4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0672158
批准年份:2006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含纤维/泡沫铝复合结构在破片和冲击波联合作用下失效机理研究

批准号:1160211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楠
学科分类:A12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梯度泡沫填充混凝土的动态压剪实验方法与冲击破坏机理研究

批准号:11272124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逸平
学科分类:A0812
资助金额:8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剪压剪拉复合作用下钢纤维砼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的研究

批准号:59578030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董毓利
学科分类:E0804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形状记忆聚合物表面的薄膜失稳和失效研究

批准号:1157202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孟宪红
学科分类:A0804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