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常见于各种动力传动系统,如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等。它是一种典型离散-连续系统组成的混合机械动力学系统。其特点为:(1) 有减小带振动的张紧器装置,可提供干摩擦阻尼、粘弹性阻尼和液压阻尼;其动态特性与激振角幅值、激振频率等有关。(2) 存在多种振动型式:轮系(离散系统)的旋转振动、带(连续系统)的横向和侧向振动。本课题拟研究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建模方法;以发动机前端附件单根多楔带附件驱动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离散-连续系统组成的混合动力学系统、并考虑系统中的多种非线性因素(如边界激励、粘-滑运动、干摩擦、分段偏微分方程等)时,复杂混合动力学系统的动态设计方法。综合优化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EFEAD)系统和发动机曲轴系统扭振,提出EFEAD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项目以提出离散-连续组成的混合动力学系统动力学分析的建模方法,解决工程中复杂混合动力学问题为最终目标。
(1)测试了带的纵向静刚度、纵向动刚度、阻尼系数、弯曲刚度、带-轮间摩擦系数,并建立了其计算模型; (2)测试了张紧器动态特性,并建立了张紧器动力学模型;(3)测试了典型的“3轮-带”传动系统和“8轮-带”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EFEAD)系统的动态特性(轮和张紧臂的旋转振动、带的横向振动、轮-带间的滑移率、各轮毂载荷等);(4)建立了“n 轮-带”前端附件驱动系统(FEAD)动态特性的通程化分析模型; 建立了发动机曲轴系统-多级扭转减振器-FEAD一体化分析的耦合模型;(5)完善了FEAD系统中先进零部件OAD和OAP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综合FEAD系统动态特性和先进零部件的匹配优化设计方法;(6)开发了一套EFEAD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计算软件,并已在我国工业界开始推广使用。(7)截至2012年12月为止,标注该项目50975091的成果中,发表论文共19篇,录用论文共7篇。其中SCI共8篇,EI共18篇;开发1套EFEAD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的计算软件,并已在相关的两家零部件企业推广应用;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建模与设计分析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动态特性与自主预控方法研究
交流伺服驱动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研究
摩擦离合器传动系统动态特性设计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