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在整体动物模型上,从受体水平研究脑内Glutamatergic 和GABAergic 两大系统的相互作用在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枢机制;在培养的GnRH(GT1-7)细胞上,寻找Glutamate和GABA在胞内信号转导水平相互作用的可能靶点及相关信息分子(如Erk/2)。然后再回到整体动物模型上,观察并验证这些信息分子在针刺治病中的作用。本课题以GnRH神经元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兴奋性(Glutamatergic)和抑制性(GABAergic)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电针调整GnRH神经元异常分泌的机制。本课题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出发,拓展了中西医对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为针刺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走向世界提供了现代生物医学的理论依据。
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我们在三年研究期间,取得了以下结果: (1)全面的评估了去卵巢动物模型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和体征的模拟作用,并验证了电针效应。(2)电针对子宫存在直接作用,电针可能通过促进子宫ERα 表达、保持ERα 和β 亚型的比例协调,以及提高外周血E2 水平,在配体和受体的双重作用下,有效的改善去卵巢大鼠子宫的形态和功能。(3)下丘脑室前区(MPO)是电针作用的重要位点, γ 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tamate, Glu)系统是电针发挥效应的重要环节。在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篇,另有三篇英文文章完成投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基于Orexin调控的前额皮层谷氨酸能系统在针刺缓解慢性痛奖赏效应中的作用
锁阳总黄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益坤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药靶识别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γ-氨基丁酸能与谷氨酸能神经系统调节失衡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