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致瘤型ALV-J致瘤机制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29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刘思当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肖一红,梁京芸,曲悦,李宏民,李德龙
关键词:
组织嗜性髓样细胞瘤致瘤机制ALVJ血管瘤
结项摘要

该研究旨在用分离于不同年代、不同品种、不同致瘤表型(血管瘤型、髓样细胞瘤型)及基因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的两株ALV-J,分别人工接种12日龄SPF鸡胚及白羽肉鸡父母代鸡胚,在不同时期剖杀试验鸡,通过动态检测试验鸡病毒感染状况,肿瘤组织及靶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凝血功能和血常规变化,动态观察靶组织的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再将两株ALV-J接种体外培养的鸡胚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定量检测培养细胞的病毒增殖及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感染细胞的形态病理学变化。通过体内外人工感染试验比较不同致瘤型ALV-J的组织嗜性、致瘤机制及靶组织肿瘤化演变的异同,探讨ALV-J宿主范围扩大、组织嗜性改变及致瘤病变型演变的分子病理学机制,使该病的致病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为该病的有效防制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本研究首先从表现为血管瘤兼髓细胞瘤型的蛋鸡禽白血病病例中分离二株ALV-J,分别命名为HN10PY01和SD10XT03,完成了两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序,并证实两毒株均存在一定的基因变异。选择HN10PY01和早期分离于肉种鸡髓样细胞瘤的NX0101株,进行体内外致病性比较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接种HN10PY01 SPF鸡胚,孵出后第2周出现病毒血症,11周后阳性率达到100%;16周后泄殖腔排毒率及蛋清内P27阳性率均为100%。能诱导感染鸡发生骨髓瘤、血管瘤、骨髓瘤兼血管瘤和血管瘤兼纤维肉瘤多种类型肿瘤,肿瘤诱发率为25%,与前期NX0101株接种试验相比较具有较强的致病性。P53基因在各组织器官内呈现高表达,总突变率为60%以上,突变方式多样;抑癌基因P16失表达,p27低表达;原癌基因c-myc高表达,未检测到插入突变;凋亡基因bcl-2在3月龄前呈高表达;组织与血液中的VEGF及其受体随着日龄的增加表达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两毒株白羽肉种鸡鸡胚,对试验鸡的ALV-J抗体、泄殖腔棉拭子p27抗原、病毒血症、肿瘤相关基因、VEGF及受体基因等进行动态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两毒株在病毒感染特性、感染鸡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及致瘤表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对蛋鸡表现较强致病性的HN10PY01毒株,对肉鸡的致病性有所降低,甚至不如NX0101株,说明宿主的遗传背景对毒株的致病表现具有明显的影响。将两毒株接种不同遗传背景来源的鸡胚成纤维细胞,结果显示:三种感染细胞p53、c-myc、Bcl-2 mRNA表达水平以及HSP7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N10PY01多显著高于NX0101;TCID50 和P27也高于NX0101。表明两毒株在不同遗传背景来源的CEF上的增殖、肿瘤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细胞的应激反应均有一定的差异性。该实验证明两毒株具有相似的致感染细胞的表现,但近期分离的HN10PY01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能力更强,能诱导肿瘤相关基因及应激蛋白更高水平的表达。通过体内外人工感染试验比较研究不同致瘤型ALV-J的致病性、致瘤机制及靶组织肿瘤化演变的异同,进一步了解了ALV-J流行毒株宿主范围扩大、组织嗜性改变及致瘤表型演变的的分子病理学机制,是该病病因学及发病学研究的创新性探索,为揭示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防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3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4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5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刘思当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新的致MALT淋巴瘤病原体及其致瘤机制研究

批准号:30671872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周元平
学科分类:H2104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microRNA-221和microRNA-125b在ALV-J致瘤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72437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高玉龙
学科分类:C18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突变型p53蛋白在ALV-J感染与致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167251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思当
学科分类:C180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马立克氏病毒致瘤株与非致瘤株的分子生物学区别

批准号:39370029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陈溥言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