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的野外实验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系统水平上讨论光合和呼吸对碳平衡的贡献,而且多数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模型研究都建立在均匀增温的假设基础上,忽略了叶片、个体和群落水平上的光合、呼吸与温度的依存关系及其内在机理的研究,这严重限制了我们对全球变暖与陆地生态系统关系的全面理解。本项目以北方草地优势植物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使用红外线辐射器进行长期增温实验,在叶片水平上对植物光合模型的主要参数:胞间CO2浓度、RuBP最大碳同化速率的活化能、RuBP最大再生速率的活化能和Jmax/Vcmax比进行长期观测,结合群落光合模型计算并检验群落碳收支,试图在不同时空尺度(季节、年度;叶片、个体和群落)上阐明植物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格局及其机理,为北方草地初级生产力、碳收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建立有效的降低尺度转换误差的生态系统模型预测和验证提供科学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隔代效应对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克氏针茅、冷蒿种间关系的影响
大尺度气候梯度下克氏针茅种群分化和生态适应研究
青藏高原植物叶片正构烷烃及有机碳同位素指标对环境响应机制研究——以紫花针茅为例
松嫩草地C3、C4植物光合特性对CO2和温度升高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