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BOT项目招标实践中缺乏满足长期合作要求的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以及有效消减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评标方法的问题,本课题提出不确定环境下选择特许经营者的决策模型。首先,通过多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识别出满足不确定环境下长期合作要求的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其次,采用信号博弈和随机模拟分析,针对特许经营候选人,形成揭示信息准确合理程度和期望获胜概率正向关联的博弈规则,据此设计出若干特许经营者选择模式;再次,根据项目风险评估结果和政府分担风险偏好,确定出可以体现政府在不确定环境下合作要求的决策属性赋权方法,定义不确定性属性比较中的优势关系,设计出协调不同类型专家评价结果的方法,以及可以处理不确定性影响的评价比选排序准则,建立风险型混合多属性群决策评价模型,并给出模型的有效算法。本课题是工程项目承包商选择决策方法和BOT项目特许决策研究成果的深化和拓展,对BOT项目运作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BOT项目在公共交通、水处理、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政府合作伙伴的特许经营者是决定项目成功的关键主体之一。与传统的工程项目不同,BOT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时间长,涉及的主体和风险多,如何在充分考量不确定性环境的基础上,选择合格的特许经营者就成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国际上有关特许经营者选择的研究都未能体现出BOT项目的不确定性特点,只是沿用了传统的工程项目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基于此背景,本研究解决在不确定环境下政府如何选择特许经营者的问题,属于BOT项目特许决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的识别、特许经营者选择模式的设计和评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得到特许经营者选择的9大类标准,分别是建设运营管理与政府支持、运营经验与声誉、融资、维护与技术创新、特许价格与特许期、施工组织与运营技术、风险应对、先进技术与升级、运营组织与增值服务、风险分担。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最低特许价格、最短特许期和最小收益现值等三种典型特许经营者选择模式,归纳出选择模式设计的博弈情景和规则,通过建立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私人部门参与约束的博弈模型,使用粒子群算法得到模型最优解,并提炼出三种典型模式的适用条件。在多案例分析和国内外专家调查的基础上,得到BOT/PPP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了可以体现公私双方风险分担的二阶段多属性决策模型。最后,在量化特许经营选择标准和考虑指标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特许经营者的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模型。. 研究成果从不确定性的视角研究了特许经营者选择标准和选择模式,是对工程项目承包商评价方法的拓展,丰富了BOT项目招标模式的理论内容,深化了BOT特许决策的内容。本研究发表论文11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8名,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到大连市的污水BOT招标和长兴岛BT项目特许合同设计的实践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不确定条件下的BOT项目特许期决策模型及应用研究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公路BOT项目特许权契约研究
基于风险分担的BOT项目特许定价模型研究
具有收益约束的BOT项目特许价格与特许期联动调整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