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直接针对疼痛调节分子的病理性痛治疗药物效果欠佳,已经引起了疼痛学界的反思,新的治疗策略正在探索之中。我们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驱动蛋白(kinesin) 的非特异性抑制剂monastrol可以显著抑制完全弗氏佐剂诱发的炎性痛行为,并且影响某些疼痛调节分子在神经纤维内的表达。Kinesin超家族蛋白(KIFs)是实现神经元胞体至轴突方向顺行轴浆转运的关键分子,对蛋白的极性分布和神经功能至关重要,但是该过程是否参与病理性痛的调控以及具体分子机制均没有明确答案。因此,我们提出以下科学构想:通过干预某些关键疼痛调节分子在神经轴突内的运输过程,间接实现对病理性痛的调控。本课题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干预、药理学阻断以及行为学检测等多种方法,对上述假设进行探索。Kinesin对疼痛调节分子轴浆转运的研究将从新角度揭示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直接针对疼痛调节分子的药物效果欠佳,已经引起了疼痛学界的反思,新的疼痛治疗策略正在探索之中。本课题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干预、药理学和行为学等多种方法,研究以下科学问题:(1)钠离子通道Nav1.8、Nav1.9 对炎性病理性痛的调节作用;(2)KIF11非特异性抑制剂monastrol对VR1和SP的表达影响;(3)KIF11在DRG的表达和分布特点;(4)KIF11特异性shRNA对VR1和SP表达的影响以及病理性痛行为的影响。结果提示病理性痛状态下疼痛调节分子(如VR1和SP)的转运发生显著改变,KIF11可能通过调节VR1和SP表达分布进而影响病理性痛。本课题的研究结果提示轴浆转运蛋白KIF11能影响疼痛调节分子的表达,调节病理性痛行为,是疼痛治疗的潜在新靶点。本课题目前已经发表SCI论文2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内源性Angiotensin Ⅱ通过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 (GLT-1)调控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研究
中央杏仁核参与神经病理性痛引发的痛相关情绪障碍的分子机制
ADAM17—一个潜在的神经病理性痛调控分子
Sortilin-TREK1/2调控通路在前驱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发生中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