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系统完成了双峰驼喉蝇蛆病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生态学及药物防治等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内蒙古阿盟地区驼喉蝇蛆病的病原是驼喉蝇及各期幼虫,它们以骆驼作为唯一宿主,一个繁衍周期为一年。成蝇寿命3-10天,雌蝇一生产胎幼750-850个。幼虫在骆驼体内寄生达9-10个月。三期幼虫在地温28-30℃,湿度24-48%条件下,羽化成蝇时间为19-21天。成蝇6月初出现,9月末消失,7-8月为侵袭高峰期,感染率为95.57%,感染强度为17.74条/峰,死亡率为2.8%。由于当地自然条件、宿主因素为驼喉蝇繁衍提供极好场所,再加之防治措施不能落实,致使本病流行蔓延。通过多种药的筛选 ,确定阿福丁、碘硝酚为驱杀驼喉蝇蛆各期幼虫的理想药物。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云南省绿春县胡椒病害及丛枝菌根真菌的调查
云南巍山地区广义虫草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骆驼刺叶形态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对不同光照环境的响应
双峰骆驼阴道蝇蛆病及防治的研究
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和北方牧区奶牛牛皮蝇蛆病防治时机的研究
驯鹿皮蝇蛆病流行病与生物学研究
驯鹿狂蝇蛆病流行病与生物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