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发现女性更容易得肠道激惹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等而引起慢性痛,但这种痛觉又在月经期加重,提示雌激素对痛觉有双向调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和意义尚不清楚。目前已知,ATP是炎症性痛觉的重要介质,参与痛觉的信号转导与传递。它可以激活P2X受体,引起疼痛。背根神经节中小直径细胞高度表达P2X3受体,参与皮肤及内脏痛觉转导,因而是研究痛觉信号转导机制的重要模型。本室前期实验发现,雌二醇可以快速抑制背根神经节细胞P2X3受体介导的快速型电流,提示雌激素可能通过调节P2X受体来影响痛觉转导。本课题拟运用电生理学,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正常和致炎条件下,雌激素对肠道上皮和内分泌细胞释放ATP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结肠初级传入神经元P2X3受体表达和功能的影响,从而揭示雌激素对ATP介导的外周痛觉转导的调制作用,为阐明内脏痛性别差异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为研制新一代的镇痛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试述三磷酸腺苷及其 P2X 受体在内脏痛机制中的作用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DRG局部GABA回路对痛觉外周传递的门控调节
GIRK2参与雌激素调节痛觉信息传递调制的机理研究
感觉神经末梢间兴奋传递参与痛觉外周敏化形成的机理
雌激素影响甜味感知的外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