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70317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郭豫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方意,陈小亮,黄乃静,刘郭方
关键词:
货币政策央行沟通经济周期预期管理DSGE模型
结项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is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expecta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 s monetary policy and provide suggestions in the light of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China' s monetary polic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this project will implement research work as follows. First, provide a method to mea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Second, construct a DSGE model that can characterize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troduce adaptive learning mechanism and explore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expectation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Third, study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by the coordination of expectation management and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Fourth, do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on of expectation management and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Fifth, mak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what China should do to strengthen expectation management. This project models the decreasing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and provide a new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learning to explain how expectation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Thus, this project theoretically broadens the scope and depth of the research on China's expectation management. What’s more, this projec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entral bank to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expect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China’s monetary policy.

本课题旨在结合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背景,研究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为此,本课题将开展五方面工作。第一,构建测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方法。第二,构建能够刻画传统(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的DSGE模型,并引入适应性学习机制,研究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第三,研究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协调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第四,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政策实验,对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的协调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第五,对中国加强预期管理提出政策建议。本课题在预期管理模型中刻画中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不足,并从公众学习视角提出了解释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新机制,从理论上拓宽了中国预期管理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此外,本课题研究结果对于央行加强预期管理与传统货币政策间的协调配合、破解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不足难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旨在构建能够刻画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均不足的DSGE模型,研究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经过三年的深入研究,本项目基本实现了上述研究目标。第一,本项目结合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重大背景,以利率传导为主要抓手,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演变过程。上述研究对完善价格型货币政策体系、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本项目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本项目研究了预期管理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机制。本项目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预期管理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新机制。第三,本项目构建了中国预期管理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中国预期管理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评价。基于国际经验和理论研究进展,本项目构建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前瞻性指引两个维度对预期管理进行评价。其中,货币政策透明度下包括目标透明度、决策透明度、信息透明度和操作透明度。前瞻性指引包括定量前瞻性指引和定性前瞻性指引。从过去四年的评估来看,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有明显改善,但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第四,本项目对完善中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提出了三个改进方向。一是,强化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实践原则。二是,完善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在多重目标下寻求更高的目标信息透明度。三是,畅通预期管理传导渠道。上述研究已部分转化为学术论文并成功发表。本项目已在《经济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国际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并撰写4篇研究报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郭豫媚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二元融资结构与资本管制特征下中国最优货币政策研究:基于预期驱动经济周期理论

批准号:7186301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饶晓辉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28.5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货币政策立场变化、消息冲击时变性与预期管理优化

批准号:7190320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茜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对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影响研究

批准号:714630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邝雄
学科分类:G0307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中国“地下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冲击:管理理论与实践

批准号:79670081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江曙霞
学科分类:G0305
资助金额:6.2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