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特的微通道热虹吸沸腾特性研究及其在新型3D堆叠芯片冷却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7612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刘振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平阳,汪国山,李双菲,张凯伦,蒋俊峰
关键词:
微通道芯片临界热流密度蒸发与沸腾热虹吸3D
结项摘要

A new thermosyphon boiling or natural convective boiling theory in vertical and inclined micro-channels is originally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actu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of passive cooling of 3D chips. These micro-channels simulating the specific micro-channels structure of 3D chips, have specific micro-structure capillarity and thermosyphon, therefore, and have specific micro structure boiling heat transfer and two-phase flow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firstly provides a passive cooling technology of 3D chips which utilizes 3D chip’s itself micro-channels structure to form a micro-channels boiling with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buoyancy and micro-structure capillarity. Base on the specific micro-channel structures, basic natural convective boi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in various 2 and 3 dimensional micro-channels are found. Then on this basis, two passively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echnologies are used to improve the cooling capacity. One is using various surfactants to form super-moist fluids, and another is using nanofluids and other surficial mechanical technologies to develop a porous coating on the chip’s surfaces.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will be carried out systemically to discover new boil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support to 3D stacked chip cooling. In this study, design ideal, theoretical mechanism, key technologies and actual application all are original.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竖直或倾斜3维微通道内热虹吸沸腾传热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工业界3D堆叠芯片冷却技术难题。这种微通道结构模拟实际3D堆叠芯片微尺度结构,具有独特的微尺度毛细力和热虹吸现象,由此产生独特的自然对流沸腾换热和汽液两相流特性。本研究针对3D芯片本身的微通道几何特点,提出一个新颖的被动式3D芯片冷却概念并从实验和理论模拟两方面研究对应产生的各种2维和3维微通道沸腾特性和其技术应用问题。为了提高实际应用中的3D芯片冷却能力,被动式微通道沸腾换热强化技术也是本研究一个重要目标。针对微通道特点,本研究提出使用各种超湿润流体,各类纳米结构表面强化微通道自然对流沸腾,在基本掌握各类参数对传热强化的影响规律后,进行实用性技术优化。本研究对于微尺度传热学的发展和应用有很好的开拓意义。

项目摘要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竖直或倾斜3维微通道内热虹吸沸腾传热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工业界3D堆叠芯片冷却技术难题, 并通过理论和系统实验对其技术原理和实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理论上,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竖直的光滑三维普通通道和微通道结构的最大散热能力预测公式,并验证了其可靠性。进一步的通过实验将其扩展到倾斜和水平状态的流路情况,扩展到各种非纯流体范围,最后进一步扩展到纳米结构传热表面。同时为了提高实际应用中的3D芯片冷却能力,本研究提出使用各种换热强化技术,包括使用各种超湿润流体和各种纳米流体,各类纳米结构表面(金属腐蚀表面或者金属微加工表面,纳米颗粒沉积表面等)用于强化微通道自然对流沸腾,获得了优异的强化效果。通过本项目研究,基本掌握了3维微通道内热虹吸沸腾传热的机理和换热特性,发现了各类物理参数和几何参数对传热强化的影响规律。最后进行实用性技术优化,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持。本研究对于微尺度传热学的发展和应用也具有很好的深化发展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19.016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刘振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9873041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500232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276113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472470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022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0176029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0376037
批准年份:20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605097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07609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多孔层中微热虹吸的沸腾两相流与传热

批准号:59476020
批准年份:1994
负责人:张洪济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新型棒束状微热光电系统冷却通道内微流动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0606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吴鸽平
学科分类:E06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含大管通道的新型微流控芯片的开发及其在蛋白和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批准号:2137509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包建民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纳米流体微通道热沉冷却性能强化研究

批准号:5117601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林林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