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诱导仍是移植领域研究的热点,而耐受诱导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树突状细胞(DC)的状态,我们前期研究表明大黄素对大鼠肝移植免疫排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观察到大黄素可以抑制DC成熟化,本课题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应用大黄素处理大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化DC(imDC),观察DC的形态学变化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DC表面分子标记物、共刺激分子等功能变化,探讨大黄素对DC成熟化的作用,同时检测TLRs、MyD88和NF-κB的水平变化,并应用siRNA技术沉默TLRs和MyD88基因,以明确大黄素对DC成熟化的信号机制;采用经过大黄素处理的供体imDC对受体大鼠进行预处理,实施原位肝移植,观察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程度、细胞凋亡及调节性T细胞等变化,以进一步阐明大黄素干扰DC成熟诱导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及机制,从而为大黄素抗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
大黄素(3-甲基-1 ,6 ,8-三羟蒽醌) 是一种蒽醌类物质,是常用中药大黄的主要成分,以往的研究表明它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移植排斥等作用。本课题利用大鼠肝移植模型对大黄素抗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黄素能够延长肝移植存活时间,并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的病理变化。为进一步阐明大黄素抗肝移植排斥的作用机制,本课题组利用人源及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外探讨大黄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素可显著抑制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和CD86的表达,但上调CD14的表达水平,能干扰树突状细胞表面突起的形成和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从而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同时本课题组对大黄素在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内的代谢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大黄素在树突状细胞中呈现选择性分布,未见大黄素在树突状细胞内的代谢物,提高大黄素给药浓度有助于药物进入细胞内,该结果也为大黄素的体内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在体内,本课题组在大鼠肝移植模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黄素处理的供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对大鼠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肝脏移植免疫耐受;大黄素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因子及其表面分子的表达,达到间接调控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进而能够促进同种异体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发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圆柏大痣小蜂雌成虫触角、下颚须及产卵器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FcγRIIB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诱导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抑制树突状细胞microRNA-155诱导恒河猴肝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和机制
受者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异基因骨髓移植免疫耐受研究
树突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诱导特异性肝移植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