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的正茬和连作1、3和15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测定正茬和连作大豆根瘤固氮量的差异,结合土培和水培方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瘤菌群落数量和功能的影响;连作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发育和根瘤固氮功能的影响机制;同时,通过回接连作时占优势地位的根腐病菌液、孢囊线虫卵悬浮液和根系分泌物,研究其对根瘤菌存活及功能,根瘤形成和生长,根瘤中豆血红蛋白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机制,从而将连作对大豆根瘤形成、生长发育和固氮能力的影响定量化。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明确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中根瘤菌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揭示连作条件下,根腐病、孢囊线虫和根系分泌物对大豆结瘤固氮的影响机制;通过室内模拟回接根腐病菌液、孢囊线虫卵悬浮液和根系主要分泌物,定量其对大豆根瘤中豆血红蛋白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水位和施氮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非共生固氮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大豆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大豆固氮根瘤中microRNA表达和功能分析
大豆接种根瘤菌对设施连作土壤氮素高效利用的机制研究
玉米/大豆套作调控根瘤固氮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超级结瘤大豆根瘤内细菌种群结构对根瘤固氮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