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腐蚀环境下岩体隧道衬砌抗力衰减模型及安全性评估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0826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尹蓉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庆,董作超,刘为民,徐文苏,李光,倪源
关键词:
时变可靠度岩体隧道双因素腐蚀抗力衰减模型
结项摘要

Tunnel disease caused by the chloride ion and sulfate eros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tructural safety of operating tunnels. According to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rock tunnel lining structural erosion effect under the two factor corrosive environments(“seepage field-stress-two factor erosion” multi-field coupling),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ck tunnel under two-factor corrosive environments with apply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model experiment,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other means. First of all, erosion ions’ transport laws in the concrete and reinforce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are explored under the two-factor corrosive environment; tunnel lining concret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under “seepage field -stress” effect as well as the deterior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ccentric compression member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seepage field-stress-factor ions” are also explored. Second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bove, it established a sulfate time-dependent transmission model and reinforcem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model under “seepage field-stress” effec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degradation model of concrete and eccentric compression members under multi-field coupling; and the rock tunnel lining’s resistance attenuation model. Finally, with the use of time-dependent reliability theory, contributing an evaluation method to the tunnel lining structure safet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resistance attenu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operating tunnels’ long-term safety under two-factor corrosive environment.

氯离子及硫酸盐侵蚀作用所引起的隧道病害成为影响运营隧道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双因素腐蚀环境下岩体隧道衬砌结构侵蚀效应存在显著特征即“渗流场-应力场-双因素侵蚀”多场耦合作用。本研究针对双因素腐蚀环境下岩体隧道,借助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及数值计算等手段,首先,深入探讨双因素腐蚀环境下侵蚀性离子在混凝土内的传输规律和钢筋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渗流场-应力场”作用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以及“渗流场-应力场-侵蚀性离子”复合作用下偏心受压构件的力学性能退化规律;其次,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渗流场-应力场” 作用下硫酸盐时变传输模型及钢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多场耦合作用下混凝土和偏心受压构件力学性能退化模型以及岩体隧道衬砌结构抗力衰减模型;最后,运用时变可靠度理论,建立基于衬砌结构抗力衰减模型的隧道结构安全评价方法,为双因素腐蚀环境下运营岩体隧道结构的长期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

项目摘要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工程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内陆盐湖地区土壤及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这些地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会因氯离子侵蚀而锈蚀,混凝土会因硫酸盐侵蚀而腐蚀破坏。不同于地上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受到腐蚀介质的作用,还会受到应力和地下水的渗透作用,如隧道衬砌除了要承受隧道开挖引起的地层应力的释放和重分布,还会受到地下水的渗透作用。而有关“渗流-应力场”、SO42-及Cl-作用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研究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课题主要研究“渗流-应力场”、SO42-及Cl-作用下软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退化机理和破坏特征,建立SO42-和Cl-共同作用下软土隧道衬砌结构抗力衰减模型,为受SO42-和Cl-共同作用运营隧道的长期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理论和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检测受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侵蚀混凝土试块的腐蚀层厚度并进行XRD衍射分析及电镜扫描,证实了氯离子对硫酸根离子腐蚀混凝土的抑制作用并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开始锈蚀时间推迟。.(2)通过检测不同水头差、荷载作用下受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侵蚀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及沿离子侵蚀方向不同厚度混凝土中离子的浓度,并进行XRD衍射分析及电镜扫描,研究了水头差和荷载对混凝土受离子侵蚀破坏的影响和破坏机理以及硫酸根、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抗压强度随水头差、荷载和时间变化以及离子浓度随水头差、荷载变化的数学模型。.(3)通过实验模拟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如隧道衬砌)所处的环境(地层压力、地下水的渗透及腐蚀性介质共同作用),检测受腐蚀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研究了离子浓度和侵蚀时间对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破坏特征及钢筋抗拉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构件承载力的因素。.(4)建立软土隧道钢筋混凝土衬砌在“渗流-应力场”及SO42-和Cl-作用下抗力衰减模型并应用于运营软土隧道安全性评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尹蓉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隧道衬砌混凝土在压力海水腐蚀下的损伤规律及优化研究

批准号:5070804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金祖权
学科分类:E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寒区富水裂隙岩体隧道脱空衬砌裂损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0835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徐飞
学科分类:E08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岩体中地铁大跨隧道松弛压力和围岩抗力系数确定方法及统计特征研究

批准号:514780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乔春生
学科分类:E0806
资助金额:8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西北侵蚀环境下城市隧道衬砌结构长期性能及服役寿命

批准号:51468038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李忠
学科分类:E0806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