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贯中和苦参有效活性成分确认及治疗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160409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50.00
负责人:金春梅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延边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孙良鹏,许光华,金勇,袁珍珍,高艳秀,焦洋
关键词:
人畜共患弓形虫病东北贯中苦参作用机制
结项摘要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引起人畜共患传染病弓形虫病的病原虫,人群感染率高,许多国家高达25%-50%,对免疫缺陷的个体或孕产妇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目前,临床上治疗弓形虫病仍以传统的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联合用药为主。但其副作用大,复发率较高,疗程长,不能根治,且不能用于孕妇。本项目对长白山药材东北贯中和苦参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细胞免疫学及组织病理学等的方法,采用体内外实验,通过对细胞内的虫体增殖实验,感染小鼠动物实验等,从分子水平研究其抗弓形虫作用机制,促进对中药治疗人畜共患寄生虫感染机制的具体认识。本研究成果将为中药抗弓形虫病的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活性化合物,为临床应用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利用长白山药材开发治疗和免疫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开拓前景。

项目摘要

本课题首先对东北贯众和苦参药材进行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然后对活性单体化合物及其结构修饰衍生物做了体内外抗弓形虫作用机理的研究。结果,确定了共有4种单体具有较好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其它衍生物只有弱的活性作用,甚至没有活性。对目标物用体外选择性实验测定了抗弓形虫感染细胞活性,从中确定了抗感染活性较好的化合物,以小鼠模型实验测定了体内抗感染效果。活性化合物还同时与临床用药乙胺嘧啶或螺旋霉素进行了对比实验,证明其有效性。对活性较好的具有开发价值的化合物正在陆续投稿论文中,其中已发表学术论文论文1篇,已回复修改意见的SCI论文1篇,正在整理数据待发表的论文2篇,正在整理申请专利1项。通过完成本课题,有2名硕士研究生将于2016年获得学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8.33.004
发表时间:2018
3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19

金春梅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人畜共患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定性研究

批准号:1102613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仲华
学科分类:A0301
资助金额:3.00
项目类别: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2

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数学建模及动力学研究

批准号:1120127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张仲华
学科分类:A06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多酸基纳米荧光生物探针的制备及其在人畜共患传染病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批准号:8107233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娟
学科分类:H3008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昆虫水虻肠道微生物抑制人畜共患致病菌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3177013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吉斌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5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