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出水滴冻结实验设备,提供了一种检测浸入核的方法。对不同降水物、不同天气下气溶胶样品及人工冰核的检测表明:雹水中冰核含量最高,连续性雨最低;沙尘和污染物是重要的冰核源;人工冰核浸入水滴后将使活性降低。建立了混合云室和扩散云室为主的观测平台。外场观测表明:90年代比60年代北京地区-15至-30℃的冰核浓度增加7至21倍,高温国核的增加明显,远离于西部、华东和内蒙地区,冰核源仍以污染和沙暴为主,污染影响明显增大。高温水核在大气中的滞留时间较短。建立了冰核浓度与能见度的相关。分析了冰云微结构与气溶胶浓度的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对云微结构有影响,气候变化研究中应予关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冰核气溶胶对京津冀区域混合云降水影响的在线数值模拟研究
气溶胶冰核对强风暴云微物理过程和降水影响研究
蒙古高原冰云遥感反演及冰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CALIPSO和CloudSat卫星资料研究东亚地区不同类型气溶胶和云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