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榨菜胞质雄性不育理化机理和分子标记。试验结果表明;与保持质相比;不育系花器和进入生殖期的叶片ZT盈积,IAA污损;多胺spm,spd和put含量低。氨基酸总量低,脯氨酸含量仅为保持系的1/8;绒毡层细胞核和花粉母细胞的DNA相对含量低12.6-46.5%;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花器的POD同工酶出现Rf为0.12和0.19的特异带,BST和COD同工酶各缺Rf0.38和0.64的特异常。叶绿素含量、生长速率、叶片厚度的比叶重明显低于保持系。莲座期叶片的叶绿体较小,基粒片层层数少;线粒体发育不良;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较保持系高28.6%和100%。不育系的PCR扩增产物不具备1.8kb和1.3kb特异片段。发表有关论文8篇,译文2篇,参加全国学术会议1次,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大葱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标记
榨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与验证
MSH1调控榨菜胞质雄性不育基因ORF220亚化学计量及育性回复机制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