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VN-DVC-迷走神经通路的胃俞募配穴神经作用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7287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1.00
负责人:申国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家文,方正清,许冠荪,尹刚,武松,甘贤兵,吕磊,王浩,黄顺
关键词:
俞募配穴神经机制胃扩张针刺
结项摘要

项目组在总结和分析针灸文献和俞募配穴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靶向趋同"假说。俞、募穴针感信息不仅在脊髓水平汇聚,而且在脑干和下丘脑水平具有靶向趋同性,通过神经微环路,实现高位中枢整合,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效应器官和作用靶点的趋同是俞募配穴法的本质。本研究以电针胃俞和中脘调控胃扩张大鼠胃内压及其神经机制为切入点,围绕下丘脑室旁核(PVN)-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DVC)-迷走神经-胃通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VC、PVN中c-fos表达变化;采用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方法,记录DVC中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电活动。同时,借助中枢核团损毁和外周神经离断方法,探明电针胃俞和中脘对胃运动协同效应的中枢作用靶点和神经通路,阐明胃俞募配穴的神经作用机制,部分揭示俞募配穴理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指导临床提高诊疗水平。

项目摘要

项目组在总结和分析针灸文献和俞募配穴现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靶向趋同”假说。俞、募穴针感信息不仅在脊髓水平汇聚,而且在脑干和下丘脑水平具有靶向趋同性,通过神经微环路,实现高位中枢整合,发挥对靶器官的作用。效应器官和作用靶点的趋同是俞募配穴法的本质。本研究以电针胃俞和中脘调控胃扩张大鼠胃内压及其神经机制为切入点,围绕下丘脑室旁核(PVN)-延髓迷走孤束复合体(DVC)-迷走神经-胃通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DVC、PVN中c-fos表达变化;采用细胞外记录神经元放电方法,记录DVC中胃扩张敏感神经元电活动。同时,借助中枢核团损毁和外周神经离断方法。探明电针胃俞和中脘对胃运动协同效应的中枢作用靶点和神经通路,阐明胃俞募配穴的神经作用机制,部分揭示俞募配穴理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指导临床提高诊疗水平。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频短波胃电刺激调控胃感觉功能的外周迷走神经通路研究

批准号:81070301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劲松
学科分类:H0303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NMDAR-NO-cGMP通路研究海马参与胃俞募配穴调节胃运动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81704166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浩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海马-穹窿周区orexin-A通路的胃俞募配穴对胃运动调节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420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黄顺
学科分类:H311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黑质与迷走神经背核的神经通路构成及其在帕金森鼠胃轻瘫中的作用

批准号:3120089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志勇
学科分类:C1105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