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内丝氨酸蛋白酶RHBDD1在结直肠癌的靶向与联合靶向治疗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502134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18.00
负责人:李小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宋伟,张欣,吴帆,郭小青
关键词:
晶体结构靶向联合治疗结直肠癌RHBDD1膜内丝氨酸蛋白酶
结项摘要

Colorectal cancer(CRC) is a kind of maligant tumor with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third place, and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patients is due to colectal liver metastases. Our previous work found a new Rhomboid family member, intramenbrane serine protease RHBDD1. RHBDD1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colorectal distant metastases. RHBDD1 interacted with EGFR family members and affected their signaling pathway. Based on the existing data, we will solv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RHBDD1. Firstly based on the structure, we looked into how RHBDD1 infuenced the colorectal cancer, th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different peptides of RHBDD1 to obtain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further studied their inhibition on colorectal cancer at the cell or animal level. This study will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that RHBDD1 becomes a new molecular marker and drug target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addition, exploration of combination of targeted therapy with Avastin (or Panitumumab) and other monoclonal antibodies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s of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发生肝脏的转移。本研究组前期发现了具有膜内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 Rhomboid 家族新成员 RHBDD1;发现RHBDD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和远端器官转移密切相关;RHBDD1与EGFR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影响其信号通路。本课题将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研究RHBDD1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深入了解RHBDD1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进而根据结构分析,设计制备RHBDD1不同区段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从细胞水平及整体动物水平观察其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阐明RHBDD1成为结直肠癌新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的可能性。此外,联合Avastin(或Panitumumab)等靶向单抗,探索对结直肠癌的靶向联合治疗,为提高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项目摘要

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已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发生肝脏的转移。本研究组前期发现了具有膜内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 Rhomboid 家族新成员 RHBDD1;发现RHBDD1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和远端器官转移密切相关;RHBDD1与EGFR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影响其信号通路。本课题研究RHBDD1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构分析,深入了解RHBDD1如何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进而根据结构分析,设计制备RHBDD1不同区段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及筛选有效的小分子抑制剂,从细胞水平及整体动物水平观察其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阐明RHBDD1成为结直肠癌新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的可能性。此外,联合Avastin(或Panitumumab)等靶向单抗,探索对结直肠癌的靶向联合治疗,为提高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解析RHBDD1的晶体结构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RHBDD1小分子抑制剂筛选以及单克隆抗体制备与筛选与验证;RHBDD1小分子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在整体动物与细胞水平上对结直肠癌生长及转移的研究及对结直肠癌生长与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RHBDD1小分子抑制剂及单克隆抗体与Avastin等靶向单抗在肠癌联合靶向治疗中的探索。. 目前在293F细胞中获得较纯的RHBDD1截短体蛋白,其可以用于RHBDD1晶体生长与优化,实验正在进行中。针对RHBDD1可能是结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物,我们已搭建以RHBDD1为靶点进行小分子抑制剂筛选平台,并购买5150种针对RHBDD1靶点的inhibitor,以此平台进行抑制剂的筛选,以期获得抑制效果好的抑制剂,将其与已知的靶向性单抗进行联合应用,在细胞水平及动物水平上进行验证,探索其对结直肠癌生长与转移协同抑制的可能性及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解析RHBDD1的晶体结构可以进一步阐述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发生机制,以其为靶点进行抗体类药物及抑制剂药物的筛选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探索RHBDD1成为结直肠癌新的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标的可能性,进而对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线索。以RHBDD1为靶点的小分子抑制筛选,将筛选的有效抑制剂与已知的靶向性单抗进行联合应用,探索其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2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Wnt 信号通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李小璐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膜内丝氨酸蛋白酶RHBDD1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促进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7266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宋伟
学科分类:H18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转染dThdPase基因联合巨噬细胞因子靶向治疗结直肠癌

批准号:81071883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张继民
学科分类:H1820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c-Met的靶向抑制联合放、化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药效学评价和机制研究

批准号:8130188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颖博
学科分类:H18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UCNP标记的ERβ基因对结直肠癌的靶向诊断和治疗作用研究

批准号:6160508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涂真珍
学科分类:F0511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