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氟复合污染的共去除及其相关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097709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5.00
负责人:景传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于志勇,杜晶晶,崔金立,余思伍
关键词:
EXAFS吸附CDMUSIC量子化学计算砷氟共除
结项摘要

高浓度砷氟水威胁着我国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砷氟联合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研究将针对砷氟共存地下水,提出对As(V)、As(III)、和氟共除的高效经济、易于操作、可原位再生的复合吸附材料。分别研究地下水中pH、竞争性共存离子、钙镁离子、SiO2和腐殖酸对砷氟吸附行为的影响。用实验室内的快速小柱试验(RSSCT)和野外吸附滤柱试验分别考察砷氟的过滤周期和穿透曲线。同时,通过基于同步辐射的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和基于密度泛函方法(DFT)的量子化学计算,确定吸附态砷氟的界面微观结构,建立分子水平上的吸附模型,从而阐明吸附机理。并将微观吸附结构和机理与电核分布多位表面络合模型(CD-MUSIC)和一维迁移模型相结合,解释和预测在实际复杂地下水中砷氟的宏观吸附现象,为实际砷氟复合污染的共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地下水砷氟复合污染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在基金委资助下,本课题在我国典型地区(大同平原与河套平原)现场检测分析地下水的水化学组成,影响地下水化学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以及造成地下水中高砷氟浓度发生的主要成因。在作为饮用水源的99口地下水井中发现1-1160 μg/L的砷, 其中91%的水井含砷超过10 μg/L。高砷地下水主要发生在厌氧环境中(氧化还原电位pe=-2~-4), 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是释放砷的主要原因。高氟水主要是由于CaF2溶解。通过对饮用水、蔬菜、粮食、人体尿液、头发、指甲样品中砷的形态分析,初步研究了砷在人体中的代谢转化及毒性效应,评估了当地高砷暴露人群的健康状况。.课题为实现砷氟复合污染的共去除,以净水用活性炭为载体,用溶胶-凝胶的方法,以无机硫酸钛盐和硝酸镧为前驱体,将钛和镧通过超声浸渍负载到活性炭表面和孔径中,通过高温煅烧,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镧加载到基底表面,合成了高效砷氟复合吸附剂(TLAC)。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pH边等宏观吸附行为结果表明, TLAC对砷氟的共吸附效果显著优于市售吸附剂Al2O3与E33p。基于同步辐射的X射线荧光成像分析(XRF)表明, TLAC的活性吸附中心(氧化钛及氧化镧)均匀分布在活性炭载体上。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扩展吸收精细结构(EXAFS)结果显示, 砷与TLAC上的纳米TiO2表面作用, 生成稳定的双齿双核内层络合物, 氟主要吸附在无定形态的氧化镧上。建立在微界面作用机制基础上的表面络合模型(CD-MUSIC)很好地模拟了砷氟在TLAC上的宏观吸附行为。课题合成了基于纳米TiO2的除砷吸附剂,设计构建了滤壶、滤柱等小型水处理器,长期实际地下水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吸附剂的优异性能;同时探究了共存离子比如Ca2+、Mg2+、CO32- 对砷吸附行为的影响, 并测试对比了当地居民饮用处理水前后的尿砷浓度及形态的变化, 验证了吸附剂的处理效果。.课题从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纳米TiO2与砷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高砷工业废水的吸附去除机理。EXAFS实验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结果均表明,As(III)在TiO2表面上形成两种双齿双核内层吸附构型,As-Ti键长为3.34 Å。通过厌氧培养实验及微观STXM与XANES实验证明硫还原菌对砷在纳米TiO2上的脱附行为和氧化还原转化有决定性的影响。本课题为研究砷氟共去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DOI:
发表时间:2020
2

Mixotrophic acidophiles increase cadmium soluble fraction and phytoextraction efficiency from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Mixotrophic acidophiles increase cadmium soluble fraction and phytoextraction efficiency from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DOI:
发表时间:
3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计及焊层疲劳影响的风电变流器IGBT 模块热分析及改进热网络模型

DOI: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51503
发表时间:2017
4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5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DOI:DOI: 10.3969/j.issn.1007-2861.2013.07.039
发表时间:2014

景传勇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1373123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4700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023005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20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批准号:41877378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氟高砷煤矿区水环境复合污染生态毒性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2097702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吴永贵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抗砷性微生物与零价铁协同作用去除砷污染机理研究

批准号:21107100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万俊锋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亲水性多糖普鲁兰复合脱氟剂及去除饮用水氟污染的基础研究

批准号:21177045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康建雄
学科分类:B0604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全氟辛酸/重金属复合污染物的纳滤去除效能及微观作用机制研究

批准号:2187832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赵长伟
学科分类:B0804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