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之一,其精子形态特殊,有数个辐射臂、一个杯状的细胞核以及内陷于精核中的顶体。这种结构是该物种长期的生殖适应性结果。迄今为止,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驱动蛋白(kinesin) 是一类微管依赖性的马达蛋白,存在于动物的精巢组织中,在精子发生过程参与精子顶体以及精核特异形态的建成。C-末端驱动蛋白KIFC1在微管上由(+)端向(-)端运动,参与细胞内膜泡以及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我们的假设是C-末端驱动蛋白参与了中华绒螯蟹特异精子顶体、细胞核以及辐射臂的形态建成。本研究将探索KIFC1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我们将使用免疫印迹、免疫沉淀、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索KIFC1在该物种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本项目研究成果将对深入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受精分子生物学提供基础资料,并将为生产上大幅度提高中华绒螯蟹的受精率提供基础理论。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肌动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表达及作用的分子机制
p53在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凋亡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
中华绒螯蟹蜕皮诱导的肌肉生长及其分子机制
中华绒螯蟹热加工过程中雌蟹性腺鲜味品质的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