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已知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MT5),通过催化组蛋白H4R3甲基化,抑制抑癌基因的转录,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与对照相比,PRMT5在儿童ALL患者骨髓淋巴细胞中不仅高表达,而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表明PRMT5可能与儿童ALL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相关。本项目拟进一步检测儿童ALL患者初诊和治疗缓解骨髓细胞中PRMT5表达量和H4R3甲基化水平的变化;通过改变白血病细胞中PRMT5表达水平(超表达和siRNA沉默),明确PRMT5对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通过ChIP-seq和microarray高通量的方法,确定受PRMT5和H4R3sme2调控并参与儿童ALL发生的靶基因。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PRMT5在儿童ALL发生中的作用和揭示其发生的分子机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PRMT5在细胞核内通过组蛋白精氨酸甲基化修饰调控染色质结构,影响基因表达,控制细胞分化和个体发育过程。在青年基金资助下我们证实PRMT5和组蛋白H4R3sme2修饰水平与淋巴细胞分化和儿童白血病发生存在高度相关性;ChIP-seq和基因芯片等分析发现了PRMT5和H4R3sme2调控的靶基因。本项目还初步探索了PRMT5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分别通过在细胞水平高表达或敲降PRMT5的表达,以及通过慢病毒感染和小鼠移植模型在小鼠淋巴细胞中表达PRMT5,检测PRMT5的表达对淋巴细胞分化发育、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肿瘤发生等的影响。结果发现PRMT5表达增多可能会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前体细胞比例的增高,进而提示PRMT5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此外,本项目还发现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PRMT家族的另一个成员PRMT1与其底物SRSF1协同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与维持,可能是抗白血病治疗的潜在靶基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1例脊肌萎缩症伴脊柱侧凸患儿后路脊柱矫形术的麻醉护理配合
新世纪以来中外儿童贩运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植物中蛋白质S-酰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5~7岁住院癌症患儿生活质量自我报告与父母报告的一致性研究
做客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点分子: 不在其位,也谋其政
miRNA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C反应性中的作用研究
小檗碱在儿童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靶向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嘌呤代谢酶突变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复发中的作用机制
白血病启动细胞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预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