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研究以鞘翅目步甲科中最大类群之一的通缘步甲族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博物馆已有的丰富的步甲标本,用陷阱诱捕等方法补充采集青藏高原东部的步甲新鲜材料,借阅检视国外的模式标本,通过形态比较、内部解剖和支序分析的手段,对通缘步甲种类进行准确而较全面的鉴定,探讨亚属和属级的关系,编制分属、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预计描记、拍照、数字化中国通缘步甲的种类达到400种以上,其中新种约50-80种,新记录种10-20个,模式标本检视率在75%以上。以青藏高原东部特有的通缘步甲属Neohaptoderus亚属团的7个亚属100多种为重点,利用形态和分子数据构建此亚属团的分类系统,并探索青藏高原的隆起和物种形成及分化的关系。本项目偏重于传统分类研究,核心是在物种水平上达到对该族相对清晰的认识,项目的研究结果将为理解中国通缘步甲族的区系分布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步甲作为天敌昆虫的研究奠定基础。
本项研究以中国通缘步甲族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动物博物馆已有的步甲标本,并用陷阱诱捕等方法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等地采集了上万号的新鲜材料,借阅检视国外的模式标本和定名标本,通过形态比较、内部解剖和支序分析的手段,对通缘步甲种类进行准确而较全面的鉴定,编制通缘步甲族分亚族、分属、分亚属和分种检索表。描记中国通缘步甲种类362种,已发表新种20个,还有2个新属和近百个新种待发表,发现中国新记录种29个,模式标本检视率在78.4%。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艳步甲亚族的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COI和核基因28S,并联合形态数据,使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探讨了山丽步甲属内各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山丽步甲属的单系性得到证实;依据COI基因的进化速率和宽松分子钟模型,对山丽步甲属的起源与分化时间进行推断,得出起源时间约为2.8-2.3Ma,与青藏高原抬升最剧烈直到现今面貌的起始时限3.4-2.5Ma一致,因此推测山丽步甲属可能是随着青藏高原隆起而分化形成。项目的结果为步甲多样性的研究以及步甲类群的隔离分化研究提供了基础素材。项目培养硕士生1名,博士生1名,撰写硕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公开发表期刊论文9篇,其中8篇为SCI收录期刊文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2017年冬季斯科舍海南极磷虾种群结构变动研究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基于晶体场和电-声作用设计的Ce3+/Eu2+掺杂的新体系潜在闪烁材料的合成和VUV/XEL光谱研究
中国步甲科婪步甲族分类研究
中国步甲科青步甲族的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树甲族分类与系统发育(鞘翅目:拟步甲科)
中国壶步甲族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