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山区活动层的水热状况是制约寒区径流变化、特征的关键,并直接影响干旱区水资源的变化。应用祁连山和天山实验流域冻土活动层地下水位、地温等实验数据首次提出了寒区流域储水量的变化来解释其径流形成机制及变化特征。夏秋活动层达最大融化深度(1.0-1.5m),为流域排水期,即寒区水文活动期;秋冬流域蓄水基本排空冻结面上升,无地表和地下水补充,河道断流,为寒区水文休眠期。春季,流域不均匀积雪随气温回升,形成微弱地表径流,大量融水渗入碎石孔隙中再冻结生成地下冰,为流域蓄水期。故春季径流系数(0.50左右)小于夏季(>0.0),这是西部干旱区春季出现“卡脖子旱”的原因;年轻流系数(0.7-0.8)比非冻土区大,并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超临界流体中聚合物单体的热稳定性研究
超临界地质流体中的溶解度实验测定及其应用
超临界流体比热容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电场作用下超临界流体射流剪切层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