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信息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有明显提高,科技论文产量也已稳居世界前列。而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科学交流中的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普遍偏低,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知识创新水平和科学技术研究实力极不相称。因此,我们亟需探索一条中国科技期刊崛起之路。办好《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也能及时客观地反映我国信息科学研究的全貌。希望在基金委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的影响因子、稿件质量、出版周期、经营管理、编辑队伍建设等全面进入国内学术期刊的前列。英文版影响因子进入国际同类刊物前1/3。《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应不断加大信息量,还应加强和提高选题组稿的力度和准确性,更好地跟踪国内和国际研究热点,同时通过栏目建设,对我国信息领域的发展动态有一个快速全面的反应,发挥其引领和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的窗口作用。
我国信息科学的基础研究进展迅速,科技论文产出日益增加,对促进科学进步和科研成果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优秀的综合性信息科学学术期刊在国际和国内受到忽视,更多作者将科研成果转向到IEE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这样的现状与中国国情并不相符,也降低科研成果在国内普及的范围,这也与我国信息科学总体发展趋势不相配。本刊力求及时报道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的原创性成果. 推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 搭建理论与技术应用的桥梁, 促进与各学科、各行业的交叉融合。希望在基金委的支持下,使刊物的学术指标、出版指标、稿件质量、编辑部的经营管理以及编辑队伍的培养,来不断丰富栏目内容、增加科学研究报道深度,并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希望通过国际化的编委会以及编辑部的共同努力,打造信息科学领域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精品期刊,为全球科研人员提供展示优秀科研成果的学术平台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中外学术论文与期刊的宏观差距分析及改进建议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蛹期薜荔榕小蜂的琼脂培养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技术2020展望
信息科学中若干组合构形研究
数论在信息科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