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 CRC)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改变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最近,我们在CRC染色体3q26.2锁定了一个新的候选癌基因: EIF-5A2, 并发现EIF5-A2扩增和过度表达与CRC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目前,EIF5-A2基因在CRC浸润转移中的分子致癌特征还很不清楚。.本项目拟首先采用基因转染和RNA干扰技术,观察EIF5-A2基因导入或沉默后对CRC细胞株体外生长、迁移、侵袭和体内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进一步通过cDNA芯片检测,确证CRC细胞中EIF-5A2基因导入和沉默后共同涉及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EIF-5A2密切相关的潜在下游基因和信号传导通路;最后,免疫组化检测EIF-5A2及其下游基因在大病例CRC组织芯片中的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结合临床和预后资料,分析和总结EIF-5A2在CRC浸润转移中的分子致癌特征及其临床肿瘤学意义。
我们前期从染色体3q26.2区段分离并鉴定了一个新的候选癌基因:真核起始因子5A2(EIF-5A2)。本项目旨在探讨EIF-5A2基因在结直肠癌 (CRC)侵袭和转移中的分子作用与机制及其临床肿瘤学和预后意义。本项目研究中,我们首先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EIF-5A2基因在多个CRC细胞株和大病例的CRC组织芯片(TMA)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相关性和预后价值。随后采用RNA干扰和基因转染方法, 结合细胞体外生长、迁移和侵袭检测以及动物体内转移实验,分别探讨EIF-5A2基因敲低和过表达对CRC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 进一步应用Real-time PCR 转移基因芯片和CRC组织芯片筛选和验证EIF-5A2潜在的下游基因。最后,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等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探讨EIF-5A2促进CRC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102/229(44.5%)的CRC组织出现EIF-5A2蛋白过度表达,而且与肿瘤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均显著正相关(P<0.05);EIF-5A2过度表达是评估CRC预后不良的独立预后指标(P<0.05)。敲低内源性高表达EIF-5A2的CRC细胞株LOVO和SW480的EIF-5A2表达水平,可明显抑制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和EMT。稳定过表达CRC细胞株SW1116中EIF-5A2,则可显著促进其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EMT及其在动物体内的转移。 Real-Time PCR转移芯片检测发现MTA1和CTNNA1是EIF-5A2下游的两个重要靶基因;而且在CRC组织芯片组织中,EIF-5A2与MTA1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敲低MAT1表达可以抑制外源性EIF-5A2过表达所促进的CRC细胞迁移,侵袭和EMT; EIF-5A2过表达可通过促进c-myc与MTA1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并募集组蛋白乙酰转移酶GCN5和TIP60以提高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从而上调MTA1的表达,诱导CRC细胞的EMT和侵袭能力。这些研究的结果提示:EIF-5A2基因可通过上调MTA1表达促进肿瘤细胞EMT在CRC转移中发挥重要的癌基因作用;EIF-5A2可以作为CRC的一个新预后标志物和有效治疗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Loss of a Centrosomal Protein,Centlein,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Complete loss of RNA editing from the plastid genome and most highly expressed mitochondrial genes of Welwitschia mirabilis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2A66铝锂合金板材各向异性研究
卵巢癌新候选癌基因SEI-1的分子致癌机制及其临床肿瘤学意义研究
新候选癌基因syncytin-1在膀胱癌中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肿瘤学意义的研究
食管癌新候选抑癌基因DIRAS1的分子抑癌机制及其临床肿瘤学意义研究
新候选抑癌基因MARVELD1与肺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