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常见的难治性致盲性眼病,迄今尚无满意的防治方法。药物防治PVR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目前研究的西药由于药理作用单一,毒副作用较大,价格昂贵等固有的局限性而至今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我们认为需要选择新的突破点-中药。姜黄素是一种中药单体,具有抗增生、抗炎症、抗微生物等药理活性,而且安全低毒、价格低廉。我们研究发现姜黄素能够有效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增生,并且明确掌握了姜黄素兔眼玻璃体内用药的安全剂量和药代动力学参数,基于这些阶段性成果,我们认为姜黄素防治PVR研究切实可行,前景光明。本课题尚需探讨姜黄素对PVR形成过程中另外两种重要成分即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表达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阐明其对上述三种成分的作用机制;尚需观察姜黄素对兔眼PVR模型的防治效果;从而全面系统的评价其防治PVR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常见的难治性致盲性眼病,迄今为止尚无满意的防治方法。本项目主要研究:①姜黄素对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增生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姜黄素对PVR形成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表达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②姜黄素眼内用药的安全作用及其玻璃体腔注射后的毒副作用,及姜黄素玻璃体代谢过程及药代动力学;③姜黄素对PVR模型的防治作用。. 经过2010.1—2012.12三年的研究,目前已经完成项目的既定目标研究明确证实:①姜黄素能够通过阻滞细胞于G0/G1期、降低细胞增长因子(IL-1β)、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增加线粒体不稳定性等方式有效抑制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增生;②并且利用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功建立兔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③以新西兰兔为研究对像,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姜黄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姜黄素玻璃体腔注射后对视网膜各组织的毒副微乎其微,以及姜黄素玻璃体腔注射可以有效抑制PVR的发生和发展。. 在项目进行研究同时对研究结果数据予以统计及处理,目前共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6篇,国内会议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SCI论文2篇(IF:2.17,3.259)。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阿霉素聚酯微球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炎性介质拮抗剂和药物联合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miR-140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
抗增一号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早期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