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化动力大腿假肢的能量回收设计与神经控制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528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付成龙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恳,王朝晖,潘玉龙,谢颖,汤中华,小虎,星野佑太
关键词:
机器人化动力大腿假肢能量回收神经控制
结项摘要

下肢残疾在肢体残疾中占有很大比例,大腿动力假肢为肢体残疾患者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然而,当前大腿动力假肢在行走功耗和控制方式上还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项目申请结合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对大腿动力假肢的行走能量回收和神经控制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行走过程中机械能损耗的主要因素,将其以弹簧势能和电能的形式回收存储,然后对所存储能量的释放时机和释放方式进行优化控制;通过分析典型步态的表面肌电信号在相位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同时融合动力假肢的感觉回馈信息,设计基于神经信息的运动意图识别算法和运动反射控制器,从而实现对动力假肢高效自然的直觉控制。本项研究将为动力假肢创建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成果可揭示人类行走低功耗的内在机理,同时也为广大截肢患者设计出更为持久耐用和使用便利的机器人化动力大腿假肢。

项目摘要

下肢残疾在肢体残疾中占有很大比例,大腿动力假肢为肢体残疾患者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然而,当前大腿动力假肢在行走功耗和控制方式上还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项目结合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对机器人化大腿动力假肢的能量回收设计和行走平衡控制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人体行走过程中机械能损耗的主要因素,优化设计了能量回收机构高效存储关节所做的负功,然后对所存储能量的释放时机和补能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通过分析人体典型步态的变化规律,融合动力假肢的感觉回馈信息,设计了具有扰动抵抗能力双足步态生成与平衡控制器,从而实现对机器人化动力假肢高效稳定控制。本项研究为大腿假肢创建了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结果也有助于揭示人类行走低功耗的内在机理,同时也有助于为截肢者建造更为持久耐用和使用便利的机器人化动力大腿假肢。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DOI:10.16383/j.aas.2016.c150880
发表时间:2016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付成龙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080508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375099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8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柔性输电线缆巡检机器人无动力下坡制动与能量回收方法研究

批准号:51907055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杨智勇
学科分类:E070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动力型下肢假肢运动状态识别与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批准号:61174009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刘作军
学科分类:F0303
资助金额:5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考虑控制的机器人动力学设计方法

批准号:59105038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张玉茹
学科分类:E0510
资助金额:2.6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机器人化的纳米操作方法研究

批准号:6057506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董再励
学科分类:F0306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