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GMP是一类细菌中广泛存在的寡核苷酸类小分子物质,作为第二信使、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和信号传导,调控了细菌的致病性、毒性、环境适应性等。前期研究工作己从水稻白叶枯病菌中鉴定出一个转录调控因子Clp,此基因的缺失导致了细菌致病能力的显著下降。由于Clp具有cNMP结合结构域,推测它可能作为一个c-di-GMP受体,调控III分泌系统(T3SS)和毒性表达。本项目申请(1)用ITC法分析Clp对小分子c-di-GMP的结合作用;(2) 用RT-q-PCR法分析T3SS基因在?clp中的转录情况;(3)用ChIP-Seq法鉴定受Clp直接调控的启动子区域;(4)用EMSA法分析c-di-GMP浓度对Clp结合目标启动子强度的影响。旨在阐明Clp通过接受c-di-GMP信号、直接或间接地调控T3SS表达的分子机理,为解析c-di-GMP信号途径在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本项目旨在明确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中的转录调控因子Clp是否为c-di-GMP的受体,并分析受Clp直接调控的基因。具体内容为,首先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和等温滴定试验(ITC)检测到了Clp与第二信使c-di-GMP的相互作用,表明Clp蛋白是c-di-GMP的受体。其次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并结合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ChIP-seq)的方法,获得了与Clp直接结合的DNA信息。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手段分析测序结果,鉴定出78个受到Clp直接调控的peak区域。采用凝胶阻滞(EMSA)对其中的 41个基因启动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大部分荧光标记探针与Clpxoo发生了特异性的结合反应,并且在c-di-GMP参与下不同的基因启动子与Clp的结合能力发生相应的改变。利用qRT-PCR方法,从上述结果中选取18个基因,检测在Δclp中的转录情况。结果发现其中6个基因的表达受到Clp正调控,9个基因的表达受到Clp的负调控,3个基因的表达基本不受Clp的影响。这些结果阐明了Clp是作为c-di-GMP的受体,通过直接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菌的运动性、胞外多糖分泌、及致病性等表型。为今后进一步阐明Clp的作用机制,及Xoo中c-di-GMP的信号调控途径提供了研究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based on CD function and LMDI decomposition model: China as an example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III型AtOFPs转录因子对拟南芥荚果形态的调控
MexS调控铜绿假单胞菌III型分泌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
LcrQ调控假结核耶尔森氏菌III型分泌系统的分子机制研究
副溶血弧菌ToxR对III型分泌系统和耐热性直接溶血素的表达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