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ln家族蛋白在突触形成中发挥功能的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072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钟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放,马腾飞,李文婧,沈金龙
关键词:
突触Cbln1突触形成NeurexinCbln家族
结项摘要

Synaptogenesis is critic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rvous system. However,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synaptogenesis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associ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are still unclear. Recently, the Mishina and Yuzaki groups found that cerebellin 1 precursor protein (Cbln1) is a key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ynapses between parallel fibers (PFs) of cerebellum granule cells and Purkinje cells (PCs) in the cerebellum. Cbln1 exists as a hexamer and bridges the pre-synaptic neurexin proteins (NRXNs) containing the S4 splcing insert and post-synaptic GluRδ2 to form a trans-synaptic triad. Among the Cbln family members, Cbln2 plays a similar role, however, with lower affinities for NRXNs, GluRδ1 or GluRδ2. Cbln3 forms a heterogeneous hexamer with Cbln1 to exert its function, while Cbln4 selectively binds to the netrin receptor DCC.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Cbln family proteins will reveal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dentify the structural bases for the selective interactions of Cbln1 and Cbln2 with NRXN proteins, and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PF-PC synapses.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突触的形成非常重要,但突触形成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近几年,Mishina和Yuzaki研究组发现小脑肽前体蛋白(Cerebellin 1 precursor protein,Cbln1)参与突触形成。Cbln1以六聚体形式存在,与含S4剪切片段的Neurexin蛋白(NRXN)和GluRδ2相互作用,介导小脑 颗粒细胞的平行纤维(PF)与Purkinje细胞(PC)之间突触的形成及维持。Cbln家族中,Cbln2同样介导NRXN蛋白与GluRδ家族蛋白间的相互作用;Cbln3则通过与Cbln1形成异源六聚体发挥功能;而Cbln4选择性地和神经突起诱向因子Netrin的受体DCC结合。对Cbln家族成员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将揭示Cbln家族不同成员间的异同,阐释Cbln1以及Cbln2和NRXN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并有助于深入了解PF-PC突触的形成及维持机制。

项目摘要

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神经突触的形成非常重要,但突触形成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近几年,Mishina和Yuzaki研究组发现小脑肽前体蛋白(Cerebellin 1 precursor protein,Cbln1)参与突触形成。Cbln1以六聚体形式存在,与含S4剪切片段的Neurexin蛋白(NRXN)和GluRδ2相互作用,介导小脑颗粒细胞的平行纤维(PF)与Purkinje细胞(PC)之间突触的形成及维持。Cbln家族中,Cbln2同样介导NRXN蛋白与GluRδ家族蛋白间的相互作用;Cbln3则通过与Cbln1形成异源六聚体发挥功能;而Cbln4选择性地和神经突起诱向因子Netrin的受体DCC结合。对Cbln家族成员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将揭示Cbln家族不同成员间的异同,阐释Cbln1以及Cbln2和NRXN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并有助于深入了解PF-PC突触的形成及维持机制。在本项工作中,研究人员解析了Cbln1和Cbln4的C1q结构域(Cbln1C1q 和Cbln4C1q)三聚体的晶体结构,获得了分辨率为13 Å的全长Cbln1六聚体的三维结构。此外,研究人员发现,Cbln4与全长Nrxn1β的相互作用并不弱,并进一步获得了Cbln4与Nrxn1β的LNS结构域形成的复合物、以及分辨率为19Å的该复合物的三维冷冻电镜结构。结构分析提示,Nrxn1β可能通过其S4片段的β10与Cbln4的N端相结合。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Cbln1和Cbln4之间功能异同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Cbln1和Cbln4在神经细胞突触形成中的功能奠定了很好的结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DOI:
发表时间:
2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2.008
发表时间:2019
3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19.12.18
发表时间:2019
4

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DOI:10.13271/j.mpb.017.007649
发表时间:2019
5

弧形构造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弧形构造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DOI:DOI:10.12017/dzkx.2018.064
发表时间:2018

钟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NPC1蛋白突变对突触形成和突触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0043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徐淑君
学科分类:C090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marcks蛋白家族在斑马鱼背腹轴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3130185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燕舞
学科分类:C0404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α-突触核蛋白在METH神经毒性损伤机制中的功能研究

批准号:81072506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邱平明
学科分类:H2501
资助金额:3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类聚丝蛋白亚家族在皮肤屏障功能中的作用机制

批准号:81472866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吴志宏
学科分类:H1201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