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蚓对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恢复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40909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柱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立华,庞维海,王陈芳,王冰玉
关键词:
水生植物颤蚓植物修复底栖动物富营养化
结项摘要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ies is a common problem in the world. Submersed macrophytes play vital roles in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freshwater ecosystems. The restoration of submersed aquatic veget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mean and main goal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eutrophic water. However, the restoration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in eutrophic water faces obstacles such as serious adverse environment of sediment. Zoobenthos can change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ediment environment and affect,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e growth of submersed plants. 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zoobenthos to macrophyte restoration in eutrophic water is extremely rare. Consequently, tubificidae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hich is an important zoobenthos having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ediment microenvironment in eutrophic water body.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tubificidae on submersed macrophytes will be explored in aquatic microcosm by studying the effect of tubificidae on the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sediment physical properties,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exchange at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as well as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sediment. The role of tubificidae in phytoremediation of eutrophication will also be examined by a field experiment.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benthos and submersed plant interactions in aquatic ecosystem and a new approach of restoration of submersed macrophytes in eutrophic water bodies.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沉水植物对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恢复重建沉水植被已成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富营养化水体植被恢复和重建面临严重底质逆环境等障碍。底栖动物能改变底质环境理化性质,直接或间接影响沉水植物生长。但当前关于底栖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植物恢复的影响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因此,本项目拟选取耐污能力强且对底泥微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底栖动物类群——颤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沉水植物萌发和生长发育对颤蚓的响应,探明颤蚓对沉水植物恢复有何影响;通过研究颤蚓对底泥理化性质、“沉积物-水”界面氮磷动态平衡以及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索颤蚓影响沉水植物相关机理;通过野外围隔实验探讨将颤蚓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植物修复的可行性。本研究将为了解水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与沉水植物相互作用关系提供理论支持,为富营养化水体沉水植物恢复探索出一种新技术途径。

项目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沉水植物对维持淡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恢复重建沉水植被已成为富营养化水体修复的重要手段和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富营养化水体植被恢复和重建面临严重底质逆环境等障碍。底栖动物能改变底质环境理化性质,直接或间接影响沉水植物生长。但当前关于底栖动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植物恢复的影响的研究却极为少见。因此,本项目选取对底泥微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底栖动物类群——颤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颤蚓对苦草和黑藻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和相关机制,并探索将颤蚓科应用于富营养水植物修复中的可行性。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 1、研究了颤蚓与苦草、黑藻间的相互作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颤蚓增加了上覆水总磷、总氮、氨氮等浓度,提高上覆水浊度、TSS、COD等,但颤蚓对沉水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性影响。颤蚓显著性提高苦草对上覆水总氮、氨氮的净化效果。. 2、研究了颤蚓与苦草、黑藻间的相互作用对底泥理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颤蚓可显著性降低底泥ORP值,颤蚓没有对两种植物对间隙水及底泥理化性质的净化效果造成显著性负面影响。. 3、研究了颤蚓与苦草、黑藻间的相互作用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定量实时PCR检测结果表明:颤蚓降低了底泥中细菌、古细菌及氮转化相关功能基因丰度。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植物组与颤蚓-植物组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非常相似。. 4、研究了颤蚓对苦草和黑藻生长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颤蚓促进了苦草根系生长和黑藻生物量增加。相关机制可能为颤蚓可以减低植物被有害细菌感染的风险,以及颤蚓通过促进底泥营养物质的释放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研究结果表明颤蚓在富营养水植物修复中促进了沉水植物的生存,从而提高了植物修复的成功率。因此,利用颤蚓科来加强富营养水植物修复的方法是可行的。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宽弦高速跨音风扇颤振特性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1
2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4.010
发表时间:2020
3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4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DOI:10.13488/j.smhx.20190284
发表时间:2019
5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李柱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8870191
批准年份:1988
资助金额:5.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675080
批准年份:1996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375255
批准年份:1993
资助金额: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150134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075206
批准年份:1990
资助金额:3.8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9975035
批准年份:1999
资助金额:1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种类与恢复面积对沉水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批准号:51179184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梁威
学科分类:E1007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沉水植物季相交替对湖泊富营养化水体磷循环的调控作用

批准号:41303061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王立志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湖泊富营养化对沉水植物生活史对策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30570291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李伟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沉水植物茎叶微界面对富营养化水体氮循环的调控机制

批准号:4117307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国祥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9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