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的科学目标,立足实验室在胶体与界面化学、凝胶化学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研究方面的积累,针对国际新一代航天航空材料-交联气凝胶研究,发挥合成+组装这一独特的创造新物质的化学学科优势,提出以基于小分子胶凝剂的油包水型凝胶乳液为模板,制备形状、密度和结构连续可调,且表面预留反应性基团的有机气凝胶;再以这些气凝胶为模板,通过界面组装在模板表面均匀涂覆难熔氧化物反应前躯体;最后经水解、缩合、干燥得到难熔氧化物化学包覆的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气凝胶。预期这一新型气凝胶可以有效保留已报道交联气凝胶的优点,克服因有机物外露而使性能弱化的缺憾,从而开辟出一条由"组装基元-组装体-气凝胶-界面组装-化学转化-无机有机复合气凝胶"这样的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式物质创制新路径。很显然,此种努力对于创制新物质、实现新功能具有方法学上的原创性意义,无疑有助于重大专项科学目标的实现。
围绕《凝胶乳液的可控自组装制备及其在高性能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气凝胶创制中的应用》项目任务书所确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利用合成+组装这一现代新物质、新材料创制手段,以精心设计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为组装单元,创制具有优异性能的分子凝胶和凝胶乳液;然后再以这些凝胶和凝胶乳液为模板,通过聚合、复合等途径获得低密度多孔高分子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探索凝胶、凝胶乳液和低密度材料的可能应用。按照这一思路,在项目执行期间,精心设计合成了20余种新型小分子胶凝剂,通过自组装和控制组装,创制了200余种小分子凝胶,30余种凝胶乳液和10余种低密度多孔高分子和多孔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发展了多种荧光分子凝胶,荧光凝胶薄膜,可再生高效油水分离材料--油海绵,低密度耐低温高强多孔无机-有机复合材料。. 概括讲,本项目贡献主要表现在:1)率先将小分子胶凝剂用于凝胶乳液创制;2)拓展了凝胶乳液概念,即分散相体积分数74%不一定是凝胶乳液形成的先决条件;3)创制了到目前为止见诸文献报道的力学强度最高分子凝胶,且该凝胶具有近乎完美的自愈合性质;4)开辟了一条由“组装基元-组装体-气凝胶-界面组装-化学转化-无机有机复合气凝胶”这样的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式物质创制新路径。这种努力对于新物质创制、新功能实现具有方法学上的原创意义,对于《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科学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项目执行期间,申报发明专利9件,获批发明专利2件,发表研究论文26篇,应邀为Science China Chemistry撰写了专题评述,培养了3名博士和6名硕士。其中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201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称号,2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获得2011和2013年度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有机-无机复合气凝胶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无机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金纳米簇/超分子凝胶复合纤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汞气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和自组装方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多层稳定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