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金刚石碳膜与金纳米构型的LSPR界面及生物传感特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097207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李木森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东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费振义,刘东明,宿庆财,王美,曹宁,薛成骞,王琦
关键词:
金纳米构型生物传感器类金刚石碳膜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界面
结项摘要

现代生物传感技术是集生物、化学、光电子和功能材料于一体的高科技,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临床诊断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金、银等金属纳米结构能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可使生物探测灵敏度达到单分子的水平,因而研究LSPR传感技术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之一。本项目是利用生物基板上沉积金纳米构型的优异LSPR特性,在其表面涂覆适宜厚度的类金刚石碳(DLC)薄膜,构成新型LSPR界面。通过对LSPR界面的表征和分析、确定最佳DLC膜厚度、用紫外与可见光谱对固定在DLC膜表面的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及分子间反应进行LSPR检测,从实验和理论上证明,基于新型LSPR界面制成的生物传感器具有超高检测灵敏度和稳定的光学、化学、力学性能,兼有短/长程无标识光学检测特性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以直接植入体内或直接接触周围环境介质重复使用。因此,研制新型LSPR生物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采用热蒸镀法在载玻片上制备金纳米粒子和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ITO载玻片上制备银纳米粒子,再利用自制的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RFGDPECVD)设备在涂有金或银纳米粒子的玻璃载玻片沉积DLC薄膜,从而构成新型LSPR界面。通过对Au/DLC、Ag/DLC构成的LSPR界面表征和分析,确定最佳DLC膜厚度应≤50nm,以保证基于新型LSPR界面制成的生物传感器具有高检测灵敏度和稳定的光学、化学、力学性能。因此,本项目研制的新型LSPR型生物传感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李木森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金纳米粒子LSPR效应的生物免疫传感研究

批准号:6127515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周骏
学科分类:F0507
资助金额:9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金纳米粒子膜组装结构的LSPR效应研究

批准号:60508003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洪昕
学科分类:F05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单根金刚石纳米锥/Pd纳米粒子复合结构LSPR增强光电转换特性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11274082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王强
学科分类:A200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纳米金刚石插层石墨烯功能化构型及其葡萄糖无酶传感特性研究

批准号:5150215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琦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