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室女星系团中的重子物质子结构

基本信息
批准号:1117300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彭逸西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成则,李洋祥,胥君,杨蕾,刘逸清
关键词:
球状星团星族矮星系星系形成星系动力学
结项摘要

现在天体物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理解宇宙中重子物质的增长,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解释重子物质在小尺度(如球状星团和矮星系)上的聚集。因此,研究球状星团和矮星系的性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室女星系团在35Mpc范围内有着最高的质量聚度,因此是研究不同质量重子物质子结构的最佳场所。我们曾成功地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了室女星系团里的100个早型星系,作为后续观测项目,也是为了深入地研究致密环境下小质量重子物质的子结构,NGVS对室女星系团所在的104平方度天区进行深度巡天观测。在本项目中,利用更新、更深、更广的NGVS数据,我们将系统地研究球状星团系统、超致密矮星系(UCD)以及室女星系团中心的动力学。这些研究将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老年恒星的形成、恒星形成与星团形成的关系、intracluster light的形成以及环境对矮星系演化的影响。

项目摘要

本课题对室女座星系团中心区域的球状星团和矮星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们利用从Megacam/CFHT获得的对室女座星系团中心区域的深度大视场成像数据,以及利用国际上大口径望远镜的后续光谱观测,对这一天区内低质量恒星系统的测光,运动学以及化学性质进行了细致研究。此课题已经产出了14篇发表在天体物理杂志ApJ上的高质量论文(其中7篇我是第一或通讯作者),并支持两个博士后和四个研究生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我们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a)超致密矮星系很有可能产生于被潮汐剥离的有核矮星系,b)高密环境下的矮星系很可能在早期经历了相对短时标的星爆活动。此外,此课题的研究结果也有力支撑了一系列成功的后续观测项目,而这些后续项目将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敏感性水利工程社会稳定风险演化SD模型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21.04.003
发表时间:2021
2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耗散粒子动力学中固壁模型对纳米颗粒 吸附模拟的影响

DOI:DOI: 10.3969/j.issn.1007-2861.2013.07.039
发表时间:2014
3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硫化矿微生物浸矿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4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静脉血栓形成时间推断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DOI: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2.008
发表时间:2019
5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面向园区能源互联网的多元负荷特性及其调控潜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DOI:
发表时间:2021

彭逸西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室女星系团中的超致密矮星系研究

批准号:11673017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成则
学科分类:A1403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利用新一代室女座星系团巡天(NGVS)揭示星系形成早期的遗迹

批准号:11573002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彭逸西
学科分类:A1403
资助金额:7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重子结构及双重子结构的夸克模型研究

批准号:90103020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张宗烨
学科分类:A27
资助金额:37.5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4

重子—重子相互作用和重子结构的夸克模型理论

批准号:19575048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张宗烨
学科分类:A27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