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成像法给出了华北-秦岭-扬子地区的三维速度图像,据此讨论了碰撞构造含义.结果表明,地壳上部速度图像与地表构造密切相关:华北、扬子克拉通内的盆地明显低速;造山带隆起区显著高速,呈东西向,它可能反映了造山带老的构造;80-110Km深度的速度图像则表现出近南北向的速度异常,可能反映了研究区的新构造。造山带内速度图像表明,自西向东分三段;108°E以西有山根显示,地壳厚度大于40Km,为西秦岭;114°E以西无山根显示,地壳厚度小于40Km ,为东秦岭;以东为大别山,地壳厚度不小于40Km,即秦岭-大别造山带的莫霍面呈凸字形。由东西秦岭过渡带流动数字地震观测提取的Lg尾波Q(c)Lg表明,华北与扬子克拉通比西秦岭具有明显高的Q(c)Lg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涡轮叶片厚壁带肋通道流动与传热性能的预测和优化
农牧交错带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CO2交换对短期不同水平氮添加的响应
敦煌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秦岭造山带的古地磁和地质学综合研究
东昆仑造山带的地震学研究
秦岭造山带武当地块伸展构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