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目前对其转移机制的理解十分欠缺,导致临床治疗异常棘手。我们发现在各种甲状腺肿瘤的细胞株中,上皮细胞间皮细胞转变(EMT)的相关标记物及调控因子表达异常,以不典型型甲状腺癌最为明显,提示EMT可能在甲状腺肿瘤的转移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我们拟开展以下研究(1)分离获得晚期甲状腺肿瘤病人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已知的EMT标记物及调控因子,(2)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新的与EMT以及肿瘤转移有关的转录调控因子,(3)进行体外以及动物实验探讨相关调控因子在EMT及肿瘤转移过程中的功能及相互作用,(4)测序发现相关的基因序列异常,(5)最后在临床标本中分析EMT及相关调控因子的异常对甲状腺肿瘤病人的预后影响。本研究将从功能及遗传水平综合分析EMT在甲状腺肿瘤转移过程中的意义,对于揭示甲状腺肿瘤转移机制,进一步开展新药靶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常见肿瘤之一,其中又以甲状腺乳头状癌为主。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袭是甲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课题皆在探讨甲癌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袭的机制,主要依赖体外细胞模型以及组织标本,分析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在甲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1) 该课题建立了临床及遗传信息齐全的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库, 目前入库标本超过500例,从而为进一步进行甲癌相关的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材料。.3) 在此基础上,发现甲癌转移以及侵袭等预后不良表型的相关因素:(1)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变(EMT)的标记性分子──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提示EMT可能参与了甲癌的转移过程;(2)肿瘤相关肿瘤细胞(TAM)的数量在甲状腺恶性病变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其高表达M2亚型特异的细胞因子和细胞表面标记物,提示TAM可能通过分泌M2亚型特异的因子参与调控PTC的侵袭、转移等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3)TAM可以在体外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细胞因子芯片以及体外功能实验发现TAM主要通过其分泌的IL8完成这种促进作用。.本研究是对甲癌诊断及预后分子机制的成功探讨,发现并验证了甲癌预后不良的标记物及可能机制,为甲癌分子标记物的最终发现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线索。目前发表文章3篇,SCI收录论著1篇,影响因子为4.4分,全国及国际内分泌大会壁报交流3次。博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肿瘤干细胞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在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和转移中的作用
弥散肿瘤细胞发生“肿瘤干细胞”样上皮间质转换在鳞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胃癌腹膜转移中肿瘤转移干细胞的捕获和"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
空间辐射与微重力复合作用所诱发的上皮细胞间质转换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