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取代的低聚噻吩(单聚体数从2到7),随着其共轭长度的不同,它们的带隙及激发态的能级位置也随之改变。若在光致电子转移的研究中,共轭长度可变的非取代的低聚噻吩作为施主,而富勒烯(碳60)作为受主,那么低聚噻吩激发态与富勒烯激发态之间的耦合程度将会依赖于低聚噻吩中单聚噻吩数目。借助于荧光光谱及光致感应的吸收光谱技术,我们可以系统地研究施主(低聚噻吩)与受主(碳60)激发态能级之间耦合程度及激发光子能量相关对电子转移量子效率的影响。另一方面,碳原子数大于60的富勒烯比碳60具有更高的电子亲合力。因而对一确定的低聚噻吩,但改用碳原子数大于60的富勒烯作为受主,则可以观测电子亲合力的大小对电子转移效率或电子与能量转移竞争的影响。我们希望借助于以上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有机光生伏打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及施主、受主材料的选取以获得高的电子转移量子效率,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终光电转换效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三级硅基填料的构筑及其对牙科复合树脂性能的影响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富勒烯的超分子自组装及光诱导电子转移与能量传递研究
洋葱状富勒烯/聚噻吩类本体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伏效应研究
低维富勒烯中的相互作用、相变和超导理论研究
硼富勒烯及掺杂硼富勒烯电子结构与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