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期是决定品种地区与季节适应性的重要农艺性状。本课题组用Asominori×IR24重组自交系及相应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在3种环境下对水稻抽穗期QTLs进行定位及感光效应分析,发现CSSL 23比Asominori极显著迟熟,进一步分析发现CSSL 23携带2个迟熟效应来自IR24 的感光性质相同的QTL,dth2和dth3,其中dth2延迟抽穗效应为5.0天,dth3为3. 0天,进一步将dth2精细定位于标记RM910与Ind 18之间,物理距离约57.3kb。本研究即在此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利用改进的图位克隆方法,分离克隆dth-2基因,并通过同源性比较、表达谱分析、酵母双杂以及转基因研究进行功能验证,阐明其在水稻抽穗期控制途径中的位置,同时筛选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水稻品种抽穗期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BDS-2/BDS-3实时卫星钟差的性能分析
大足鼠耳蝠嘴巴张角辐射声场的数值研究
一个新的水稻每穗粒数主效QTL Gn2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抽穗期基因qHD4-1座位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一个新的水稻多蘖基因的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低温敏感抽穗期基因lts2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