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2005年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主任基金的支持。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建立制备掺杂在SiO2玻璃中III-As、III-P半导体纳米晶的溶胶-凝胶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科学问题;突破具有较大量子限域效应的III-As(P)半导体纳米颗粒的制备、光电性质与器件研究发展的屏障。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和半导体的掺杂量控制半导体纳米晶的尺寸和结构;研究不同尺寸和结构IIIAs(P)半导体/SiO2量子点玻璃在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区的发光特性以及温度和激发光对发光的影响。利用光克尔效应和泵浦探测技术研究它们光学非线性及超快过程。利用喇曼、红外、X-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研究SiO2凝胶玻璃中Ⅲ-AS、Ⅲ-P纳米晶的大小、结构以及玻璃网络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探明发光起源、发光机理和非线性机制。为半导体纳米晶在光贮存、光开关以及显示技术和超高速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镶嵌在SiO2玻璃中的III-P(As)纳米晶的溶胶-凝胶制备和光学性质
稀土离子在纳米空间中的定位镶嵌及其光学性质
有机聚合物/玻璃溶胶—凝胶中光学全息存储机理的研究
从溶胶--凝胶制备非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