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斑腹鹀种群遗传多样性和扩散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7210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姜云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高玮,李时,赵云蛟,张立世,李丹,姚纪元,秦博,魏忠民,李文秀
关键词:
栗斑腹鹀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扩散
结项摘要

栗斑腹鹀分布于中国、俄罗斯和朝鲜,资料记载在其分布区内为常见种。然而由于栖息地破碎化、适宜生境丧失以及繁殖成功率较低等原因,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并已从绝大多数历史分布区内消失,且形成不连续的异质种群,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种。其种群数量下降是否已经引起遗传多样性发生显著改变?现存种群是否存在近亲繁殖现象?栗斑腹鹀的扩散能力和模式等问题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拟以栗斑腹鹀为研究对象,应用群体遗传学和扩散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mtDNA 控制区和基于双亲遗传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为研究手段,对栗斑腹鹀现存种群遗传多样性、种群间基因流水平和种群生存力分析等开展研究;采用环志、无线电遥测和分子标记方法对其扩散能力和模式开展研究;确定和评价栗斑腹鹀现存种群遗传多样性现状,预测现存种群发展动态,揭示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潜力,为制定该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在项目执行的四年间,项目组开展了栗斑腹鹀的繁殖分布区调查,对其线粒体全基因组、隔离种群遗传结构、MHC基因多态性、种群扩散、鹀属8种鸟系统发育、雄性鸣声质量与繁殖投入、繁殖生境和巢址选择、营巢成功率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其繁殖分布区调查发现,栗斑腹鹀已从大部分已知历史分布区内消失,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的额尔格图;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巴彦呼舒;扎鲁特旗的乌力吉木仁、道老杜、鲁北、嘎亥图、巴彦塔拉、香山;阿鲁科尔沁旗的天山、巴彦花、新民、赛罕塔拉和坤都发现了栗斑腹鹀繁殖种群;初步估计种群数量约7500只。对164只雏鸟进行了环志,但环志回收率较低,这可能是由于栗斑腹鹀雏鸟死亡率较高或雏鸟可能存在出生扩散。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栗斑腹鹀的mtDNA全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栗斑腹鹀的mtDNA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mtDNA控制区和cytb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单倍型多态性,分别为0.75和0.88。其中多样性最高的为嘎亥图种群,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1和0.02。栗斑腹鹀MHC等位基因序列多样性(S=155,π=0.18)略高于三道眉草鹀(S=136,π=0.17)。栗斑腹鹀的mtDNA和MHCIIB exon 2系统发育研究暗示栗斑腹鹀不同种群间存在较高的基因流,并在种群扩张后发生了世系混合。基于AFLP的8种鹀的系统发育研究表明:栗斑腹鹀与三道眉草鹀为近缘物种。栗斑腹鹀繁殖生境选择偏爱密度较高的西伯利亚山杏、贝加尔针茅以及贝加尔针茅高度较高的生境类型,其巢址主要位于开阔、盖度较大的西伯利亚山杏或贝加尔针茅下,繁殖不同阶段选择利用不同的栖木。栗斑腹鹀不同繁殖期的育幼策略不同;环境温度影响亲鸟孵化节律;育雏不同阶段双亲育雏分工和投入不同。栗斑腹鹀雄性鸣唱率与首枚卵产期显著负相关,句子长度与首枚卵产期之间有近显著正相关,雄性递食频率与鸣唱特征均不相关,鸣唱多功能性与雏鸟数目之间显著负相关。.项目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4篇,投稿论文3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青年教师2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姜云垒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栗斑腹鹀和三道眉草鹀的物种形成与杂交渐渗

批准号:3160185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李时
学科分类:C04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栗斑腹鹀的岛状分布成因及进化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3037018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高玮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栖息地破碎化与退化对栗斑腹鹀繁殖对策选择的影响

批准号:31670398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姜云垒
学科分类:C0302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中国珍稀鸟类栗斑腹 的分布与繁殖研究

批准号:39870117
批准年份:1998
负责人:高玮
学科分类:C0405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