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利用氩氩同位素定年方法系统地测定了长乐-南澳剪切带两侧岩石的隆升史。发现长乐-南澳剪切带大约在130百万年开始活动,东侧的变质基底沿剪切带向北和北西方向快速抬升,抬升初期变质基底冷却速率高达170℃/百万年,110百万年时冷却速率降至12℃/百万年,而在80百万年之后冷却速率降到2-3℃/百万年。表明长乐-南澳东侧的变质基底是在130-80百万年期间抬升到近地表处。福建沿海大量的基性岩和细晶岩脉的侵入时代与变质基底的抬升时代非常一致,说明当时的福建沿海处于板内引张区域。台湾中央山脉天祥群碰撞事件(110-100百万年)是造成弧前盆地(台湾海峡)变质基底沿长乐-南澳剪切带抬升的主要原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福建长乐-南澳韧性剪切带内同构造岩浆流动及其地质意义
福建沿海钙碱性岩浆作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华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晚中生代岩体侵位及其构造背景研究
大别山—苏北—胶东南高压变质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