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对气候环境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科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地质时期(如新元古代、古新世末、晚三叠纪、侏罗纪、晚第四纪等)曾发生过多次水合物的突然分解而导致的全球性气候环境突变和灾害,并在全球许多海区甚至陆地得到记录。ODP184及以往的研究显示了南海第四纪沉积剖面中也存在碳同位素的负漂移异常,但是否代表了水合物分解甲烷释放的记录?还有待深入研究。本项目以南海北部两个代表性沉积柱样为对象,研究晚第四纪沉积剖面中的碳同位素负漂移、生物突变或灭绝、自生冷泉碳酸盐沉积、液化沉积构造等与水合物分解甲烷有关的地质与地球化学记录,并与全球已有的相关记录进行对比,探讨晚第四纪特别是末次冰期以来水合物分解在南海沉积剖面上的响应特征,明确该时期水合物的分解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此课题探索从一个新的角度深化南海的气候环境研究,有望为全球变化提供重要基础资料和证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南海东沙海域晚更新世以来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规模的分子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环境效应
南海晚第四纪气候与深部水团演变的沉积记录
南海北部水合物分解释放的微体古生物和沉积记录及其环境效应
南海晚第四纪沉积物磁性变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