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目的是应用生物技术对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小麦黄矮病新种质进行遗传分析。应用染色体分带及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明确了一批抗病种质的遗传组成,鉴定出抗黄矮病易位系8个,并发现外源染色体片段均位于小麦染色体的端部,其大小分别是整条染色体的1/20-1/15,证明抗病种质J563,J564,J566是二体代换易位系。从2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个抗黄矮病基因的分子标记F-1916000,AB/11000,F-121200连锁分析结果表明,AB11000与抗黄矮病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70M。选用小麦第7同源群的10个RFLP探针,利用抗病易位系HW642的近等基因池及其分离群体进行RFLP分析,确定HW642是小麦/中间偃麦草7DL/7XL易位系,易位断点在7DL末端Xpsr965 Xpsr680之间,距离着丝点78-89cM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汽轮机调节与保安压力型电液系统的研究
核舰艇汽轮机调节阀界面动特性机理与控制研究
基于性能退化信息的复杂系统单机状态监测与动态可靠性分析
面向个性化学习监测与质量评估的人工智能方法研究与应用